哎,你最近是不是也在发愁高中数学怎么自学啊?尤其是面对那么多资料,完全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对吧?别慌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透这件事,先别急着记笔记,先把这几个关键问题弄明白:零基础到底该用啥教材?网上资源那么多哪个靠谱?遇到看不懂的题怎么办? 咱们一个一个来破!
第一关:教科书到底重不重要?
你可能会想:"现在网上这么多课程,还要看教科书吗?" 这里我必须拍桌子说句大实话:教科书就是地基里的钢筋! 特别是人教版必修系列,知识点编排就像搭积木一样层层递进,举个例子,高一函数部分会把映射概念讲得透透的,这可是后面导数、积分的基础啊,很多同学总说"题目一变就不会",其实就是教科书里的基础定理没吃透。
我表弟去年自学时犯过这个错——整天刷难题,结果期末考发现大题全考的是教材例题的变形,后来他老老实实把必修一每个章节的"思考与讨论"板块啃了三遍,月考直接冲进班级前五,所以说啊,教科书就像武功秘籍里的内功心法,看着平平无奇,练好了才能见招拆招。
第二关:教辅书该怎么选?
市面上教辅书多得像超市里的薯片货架,挑花眼了是不是?别急,记住这三个原则:
1、看出版社——像曲一线、王后雄这些老牌子闭眼入
2、看配套视频——现在很多书扫码就能看讲解
3、看例题比例——好的教辅例题占60%以上
这里必须点名《教材完全解读》,这书把每个定理都拆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三块,比如讲等差数列时,会先画生活场景(楼梯台阶数),再用折纸实验推导公式,最后才甩出高考真题,不过要注意,千万别买超过三本教辅! 我见过有同学囤了七八本,结果每本都只写前五页...
第三关:网课看哪些不踩雷?
现在打开B站搜数学,跳出来的课程能刷三天三夜,经过我实测,这几个UP主可以放心跟:
一数(基础薄弱必看,语速慢得像给树懒讲课)
佟大大还是ETT(适合冲刺高分,解题套路一针见血)
李永乐老师官方(打通学科边界,比如用物理原理解圆锥曲线)
不过要注意!去年有个朋友每天刷5小时网课,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结果做题还是懵,为啥?光看不练假把式啊!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看10分钟视频→暂停自己推导→做配套练习→再看解析,就像学做菜,光看厨师颠勺可成不了大厨对吧?
第四关:遇到卡壳怎么办?
自学最怕的就是被一道题卡住整晚,这时候你需要这些"外挂":
1、问答社区:比如知乎搜题,记得看带蓝标认证的回答
2、图形计算器:Desmos画函数图像超直观,还能动态调整参数
3、错题本黑科技:用GoodNotes这类APP,错题可以直接拍照转文字
举个真实案例,我同桌去年自学导数时,死活理解不了极值点的判定,后来她在Desmos上把函数图像和导函数图像上下对照着看,突然就开窍了——原来导数为零时,图像真的在"山顶"或"谷底"啊!所以说善用工具,有时候比死磕课本管用十倍。
第五关:怎么检验学习效果?
这里分享个绝招:给自己出模拟卷! 具体操作:
1、把最近学的章节所有公式写在A4纸上
2、随机组合这些公式编10道题
3、严格计时做题并批改
比如学完立体几何,你可以把棱柱体积公式和线面角公式结合起来,编一道"求倾斜水桶最大盛水量"的应用题,这么做有三个好处:查漏补缺、训练出题思维、提前适应考试节奏。 去年暑假我靠这个方法,把空间向量的正确率从50%提到了85%。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
自学这条路确实不容易,有时候对着解析看了三遍还是不懂,真想摔笔不学了,但你要知道,每个卡住的地方都是升级的机会,我高三那年自学导数,前两周完全在云里雾里,直到有一天突然把导数和物理速度联系起来,瞬间打通任督二脉,所以啊,遇到瓶颈千万别放弃,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下一秒就豁然开朗了。
对了,最近发现个宝藏小程序"数理思维实验室",里面用动画拆解数学定理,特别适合对着一堆符号发蒙的时候看,比如他们讲微积分基本定理时,用蓄水池放水的动态模型,比干巴巴的公式好懂一百倍,不过还是那句话——工具再好也得动手练,看完记得马上找相关题目实操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