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初三数学辅导这事儿啊,说难也不难,关键得找对方法,特别是现在这个阶段,学生娃儿们既要应付中考压力,又要补上之前的知识漏洞,家长老师都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别慌别慌,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保准让你听完心里有底。
第一问:初三数学到底难在哪儿?
先别急着找辅导班,咱得先摸清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见过太多学生,一上来就刷题刷题,结果越刷越懵,你猜怎么着?八成是初一初二的基础没打牢,比如二次函数搞不明白的,回头一看原来是坐标系平移没学好;几何证明题卡壳的,可能连全等三角形判定都记混了。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我辅导的小张同学,初三开学摸底考数学才50多分,后来发现他连最基本的因式分解都搞不定,更别说后面的一元二次方程了,这时候要是直接让他做中考压轴题,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第二问:现在补基础还来得及吗?
绝对来得及!初三上学期正是黄金补救期,记住这个口诀:"先补洞,再盖楼,最后装修"。
1、用两周时间做套综合测试卷,红笔圈出所有错题对应的知识点
2、把近三年课本目录拿出来,对照错题标出薄弱章节
3、每天专门划出1小时,按"概念→例题→变式题"的顺序逐个击破
比如小张同学,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代数运算开始,每天20道计算题起步,坚持一个月后,计算准确率直接从60%飙到95%,你说神不神奇?
第三问:辅导时讲题总是鸡同鸭讲怎么办?
这里有个秘诀要记住:永远不要直接说答案,我见过家长辅导时急得直拍桌子:"这么简单都不会?!" 结果孩子越来越怕数学,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
1、先让孩子把题目大声读一遍(别小看这步,能暴露理解问题)
2、问三个关键问题:"题目给了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类似题型在课本哪一章?"
3、如果卡壳,就带着孩子翻课本找对应公式,像玩寻宝游戏似的
上周有个家长跟我反馈,用这方法后,孩子居然自己发现了作业题和课本例题的关联,兴奋得半夜给她讲题,你看,这不就开窍了吗?
第四问:压轴题到底要不要死磕?
这事儿得看情况,如果基础题正确率还没到90%,建议先放放压轴题,但要是想冲重点高中,可以试试"三步拆解法":
1、把大题分解成3-4个小问题(中考题通常都是递进式设问)
2、重点突破前两问,这两问往往考查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
3、第三问先看答案思路,重点学习如何把已知条件串联起来
举个例子,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看着吓人,其实拆解开来就是:先求解析式→再找对称点→最后算特殊位置,去年带的学生里,有个姑娘靠这方法硬是把压轴题从完全空白练到能拿7成分数。
第五问:错题本到底怎么做才有效?
见过太多学生把错题本做成"罚抄本",这完全跑偏了嘛!正确的错题整理应该是"病例档案":
- 症状:当时怎么错的(计算?概念?读题?)
- 诊断:对应哪个知识点出问题
- 药方:同类题找5道来针对性练习
- 复诊:周末专门重做错题,用不同颜色笔标注进步
有个特别管用的诀窍:让孩子给家长讲错题,能讲明白才叫真会了,说不清楚的地方就是知识盲区,上个月有个学生,靠这方法两周内就把相似三角形的错误率降了一半。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辅导初三数学这事儿,最怕的就是急功近利,见过太多家长焦虑得不行,结果把孩子逼得看见数学就反胃,其实啊,数学学习就像种庄稼,得先松土施肥,再按时浇水,最后才能等来丰收。
我特别认同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数学觉醒时刻",可能是某天突然发现几何辅助线的妙处,可能是终于搞明白概率的实际应用,咱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提供合适的引导方法,然后静待花开,对了,千万别信什么"数学靠天赋"的鬼话,中考范围内的内容,只要方法得当,绝对是人人都能掌握的硬功夫。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事,去年毕业的小李同学,一模数学才72分,结果用对了复习方法,中考居然考了113(满分120),你看,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