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无生课堂是一种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的教学形式,通常在教师教学研讨、教学评比以及招聘教师等活动中使用,这种课堂形式不受学校、学生等条件限制,可以缩短时间,对于排课无要求,方式简便,实效性较强。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负数的概念:通过现实情境和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和表达方法。
2、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学习正负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能够区分正负数。
3、应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温度、海拔高度等实例,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
4、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1、引入负数概念:通过客车到站人数变化、气温变化等实例,引出负数的概念,客车到达时有8人上车,6人下车,可以表示为+8和-6。
2、负数的表示方法:介绍负数可以用“+”和“-”来表示,并解释“+”可以省略不写,但“-”不能省略。
3、负数的应用实例:通过自制的温度计和海拔高度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南京市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5℃,最低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3℃。
4、正负数的分类: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将数字分为正数、负数和0,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5、巩固练习:通过填空题、独立完成题目等形式,巩固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负数的概念和应用。
2、情境教学: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负数。
3、互动式教学:虽然是无生课堂,但老师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模拟与学生的互动,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环节 | |
开场白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将进行的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的无生上课展示。 |
课程导入 | 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数量的变化,比如客车到站时人数的增加和减少,气温的升高和降低,你们知道如何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这些变化吗? |
知识讲解 | 1. 引入负数概念: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客车到达时有8人上车,6人下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这两种变化呢?生:可以用+8表示上车的人数,用-6表示下车的人数,师:很好!这里的+8和-6就是我们所说的正数和负数,什么是负数呢?负数就是小于0的数,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 负数的表示方法:师:负数可以用“+”和“-”来表示。+5读作正五,在写的时候只要在5的前面加一个“+”号就可以了,如果写负数,要先写“-”,再写数字,符号不可以省略,3. 负数的应用实例: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自制的温度计,最高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5℃;最低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3℃,这里的+5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生:+5表示零上5摄氏度,-3表示零下3摄氏度,师:很好!这就是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之一。 |
师生互动 |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尝试用正负数表示以下温度:零上10℃,零下7℃,零下19℃,零上25℃,零下11℃,零下77℃,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
小组讨论 | 无(因为是无生课堂) |
知识点小结及评价 |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负数是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一种数,我们还学会了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
作业布置 |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
课程总结 |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板书设计 | 认识负数 -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正负数的应用实例 |
课后反思 | 本次无生课堂展示了负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通过启发式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时间、突出重点、规范板书等细节问题,也要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应变能力。 |
仅为示例,实际教学设计应根据具体教材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希望这个示例能为您的小学数学无生课堂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