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最近是不是也在纠结初中选学校的事儿?尤其是数学这块,听说深外初中部的数学有点东西,但又不知道到底怎么样?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保证你听完心里有数!
**第一个问题:深外数学到底难不难?
先别急着被“名校”俩字吓到!深外数学的难度嘛…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怎么说呢?他们的教材其实和大部分公立学校一样,用的是人教版数学课本,但会拓展得更深更广,比如学方程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带学生研究古代数学题,或者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奶茶店的定价策略)来讲解,说白了,不是单纯刷题,而是培养思维。
不过别担心,学校会根据学生水平分层次教学,举个例子,有个朋友家孩子刚进去数学只能考70分,老师专门给他设计了基础巩固练习,半年后居然能跟上进度了!所以啊,难不难关键看怎么学,还有老师怎么教。
**第二个灵魂拷问:老师教得好不好?
这可是重点啊!深外的数学老师有个特点:“不按套路出牌”。
比如教几何的时候,有的老师会直接带学生去操场测旗杆高度,用手机上的测距APP验证勾股定理,还有个老师特别爱用表情包做课件——你敢信?二次函数图像配上“努力爬坡”的熊猫头,全班笑疯的同时居然把知识点记得贼牢!
不过话说回来,老师对作业要求挺严的。每道错题必须写反思报告,不是简单改答案,而是要写清楚:“我当时怎么想的?为什么错了?现在懂了没?”刚开始学生叫苦连天,但坚持下来的都说效果拔群。
第三个关键点:学生到底怎么学数学?
你以为深外学生天天刷题到半夜?其实人家玩法多着呢!
•每周有“数学诊所”:学生自己当“医生”,给错题开药方
•每月数学嘉年华:解谜游戏、数独比赛,赢了能换食堂代金券
•最绝的是“错题漂流瓶”:把错题写成故事扔进班级群,其他同学抢着解答
有个初二妹子跟我说,她以前最怕应用题,后来在“菜市场定价策略”实践课里,愣是搞懂了利润计算,现在去超市都要算打折套路,她妈都说“这学数学还学出职业病来了”!
第四个隐藏关卡:课程有什么特别之处?
深外数学最大的特色就俩字:“跨界”。
举个真实例子,上学期他们搞了个“数学+美术”项目,要求用函数图像画艺术品,结果有个学生用正弦曲线画海浪,拿了市级比赛一等奖!还有数学老师和历史老师联动的“丝绸之路贸易计算”,把汇率换算讲得跟冒险故事似的。
对了,他们还有个“3+2”课堂模式:
3天常规教学 → 2天实践拓展
比如学统计那周,后两天直接去地铁站统计客流量,回来用Excel做分析报告,这么搞下来,想学不会都难啊!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在深外待过的都知道,这里的数学教育不是让你变成做题机器,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次看到学生为了设计班级秋游预算,自发组队研究最优路线、团体票折扣、餐饮分摊计算——这哪是数学课?分明是生存训练营!
不过也要泼点冷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基础特别弱,可能需要课后多下功夫;如果是思维活跃的娃,这里绝对能玩出花来,总之啊,数学在这儿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打开世界的钥匙,要不要试试看?门就在那儿,关键看你怎么转动钥匙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