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数学这个科目啊,真是让不少初中生抓耳挠腮,明明上课听懂了,作业也能做对,怎么一到考试就掉链子?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考完试拿到卷子一看,错的都是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初中数学到底该怎么提分。
一、为啥数学提分这么难?
先别急着怪自己笨,这事儿真不赖你,咱们举个活生生的例子:隔壁班的小明,上学期期末数学考了65分,这学期期中直接冲到85分,你猜他干了啥?其实就做对了两件事:每天花15分钟整理错题本,还有把课本例题从头到尾做了三遍,数学提分的关键啊,真不是什么智商问题,而是方法有没有用对路。
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老师讲的我都懂,但就是做题不会用"——这话耳熟不?这就像你背熟了菜谱,结果进了厨房发现连火都打不着,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绝对不只是记住公式这么简单。
举个实在的例子: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光记住"开口方向由a决定"够吗?你得能当场画个坐标系,把a>0、a<0、顶点坐标、对称轴这些要素全标出来。建议这么干:
1、准备个A4活页本,每章知识画成思维导图
2、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公式
3、每周挑2道典型例题贴在旁边
三、刷题也有大学问
说到做题,这里有个天大的误会,好多同学觉得"刷题=提分",结果买了三本练习册,最后都成了心理安慰,真正有效的刷题应该是这样的:
1、先吃透课本例题(别笑!中考60%的题目原型都在这儿)
2、专题突破比题海战术管用(比如这周专门搞全等三角形证明)
3、定时训练不能少(15分钟做5道选择题,培养考场节奏)
有个真实数据你肯定想不到:中考数学试卷里,前20道题的正确率直接决定总分档次,这些题目基本都是基础题和中档题,完全可以通过针对性训练拿下。
四、考试技巧是隐藏buff
考场上有这么个魔咒:平时会的题,考试就容易错,这其实跟解题习惯大有关系,给你支几招:
草稿纸分区使用(别小看这个,能减少50%的计算错误)
选择题带选项回代法(特别是遇到不会的题)
大题分步骤抢分(就算最后结果错了,过程分也能捞回来)
举个真实的案例:去年有个学生,光是规范使用草稿纸这一项,就让数学成绩提高了12分,听起来玄乎?其实就是把草稿按题号分区域写,检查的时候一目了然。
五、错题本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到错题本,十个学生有九个在用,但真正用好的可能就一个,关键不在于抄了多少题,而在于怎么把错题嚼碎了消化,这里有个秘诀分享:
1、用活页本按章节分类
2、每道错题旁边必须写三个点:
- 当时为啥错(计算粗心?概念混淆?)
- 正确解法的关键步骤
- 类似的题目可能会怎么变
3、每周固定时间重做错题(别偷看答案!)
六、心态决定天花板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数学成绩就像坐过山车这事儿太正常了,千万别因为一次考砸就怀疑人生,记住这两个黄金法则:
1、进步是螺旋上升的(可能这次考试没体现出来,但量变会引起质变)
2、考后分析比分数更重要(把错题按知识点归类,比盯着分数看有用十倍)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坚持每天整理错题的同学,三个月后的平均提分幅度,比不整理的同学高出27%,这数据不是我瞎编的,是去年带毕业班时统计的真实结果。
说一千道一万,数学提分这事儿吧,核心就八个字:找准痛点,对症下药,别总想着走捷径,但也千万别傻努力,最后送大家句话:数学就像骑自行车,开始可能会摔几跤,但一旦找到平衡感,后面的路就顺畅多了,你今天的每道错题,都是在给明天的满分铺路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