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今天咱们来聊聊高中数学怎么拿高分,是不是每次考试都感觉题目好像会做,但分数总上不去?或者看到大题直接懵圈,连思路都没有?别慌,今天这篇绝对能帮你把数学成绩往上提一提,先问个实在的问题:为啥同样上课做题,有人轻松拿高分,有人却总在及格线挣扎? 答案其实就藏在下面这些细节里。
第一招:课本公式不是摆设,是救命稻草!
很多人觉得课本上的公式定理太基础,考试又不会直接考,错!你仔细想想,试卷上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和中档题,比如三角函数化简、二次函数求最值,哪道题离得开公式?举个栗子,去年高考那道立体几何大题,核心就是考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结果不少同学因为记错向量夹角的公式,白白丢了12分。
怎么破?
1、抄公式+画图记忆法:比如三角函数和差公式,边抄边画单位圆,图像结合文字记得更牢。
2、每天默写3个公式:比如早上背导数公式,晚上默写数列求和,坚持一周绝对见效。
3、给公式编故事:比如把“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口诀和同桌的糗事关联起来(比如同桌上课睡觉被老师叫醒时一脸“象限迷茫”)。
说白了,公式就是数学的砖头,砖头都没搬够,房子怎么可能盖得起来?
第二招:做题步骤比答案更重要!
有没有发现,考试时明明觉得自己做对了,结果分数出来错一半?问题就出在跳步骤,比如解方程时不写“移项得”,立体几何证明跳关键定理,老师扣分扣得你肉疼。
举个血泪案例:
去年月考,一道导数题求极值,小张直接写“f'(x)=0解得x=2”,结果老师扣了3分,为啥?因为没写“求导过程”和“验证单调性变化”。步骤分占了整题40%!
正确姿势:
1、大题当小说写:每一步都要有“因为………”,尤其是解析几何和导数题。
2、用箭头符号标注逻辑:∵a²+b²=c² → △ABC是直角三角形”。
3、草稿纸分区块:左边列已知条件,右边写推导,避免漏步骤。
第三招:不会的题先“骗分”,再死磕
考试时间紧,遇到完全没思路的题咋办?放弃?太天真!数学大题是按步骤给分的,哪怕写个公式都能蹭到分。
比如数列大题,题目让证明{aₙ}是等比数列,你可以:
1、先写定义:“若aₙ₊₁/aₙ=q(常数),则{aₙ}为等比数列”;
2、哪怕不会算,也可以假设存在公比q,列出a₂/a₁=q;
3、最后实在不行,直接猜q=2(别笑,去年有人这样蹭到2分!)。
“骗分”精髓:
公式先行:把题目相关的公式全堆上去;
合理假设:设直线方程为y=kx+b”;
图形辅助:画个坐标系或示意图,可能触发灵感。
第四招:错题本不是手账,要带杀气!
很多人的错题本就是抄题目+答案,花里胡哨贴满贴纸,结果再也没翻开过,真正的错题本得像“武功秘籍”,招招直击弱点。
怎么做?
1、分类标记:用红笔写“计算错误”,蓝笔写“思路错误”,绿笔写“知识点模糊”;
2、只记典型题:比如三角函数题老是错在辅助角公式,就选一道最经典的;
3、定期屠杀错题:周末重做一遍,做对的直接划掉,专注攻击顽固题。
我高三那年,靠这方法把错题本从50页压缩到10页,最后数学考了138分。
第五招:考试时间分配是门玄学
为啥总有人做不完卷子?因为死磕难题,丢了西瓜捡芝麻,比如选择题最后一题卡了10分钟,导致后面大题来不及写。
黄金时间表(以120分钟为例):
- 选择题1-10题:15分钟(超过1分钟就蒙);
- 填空题:10分钟;
- 大题前3道:30分钟(每道10分钟);
- 解析几何、导数:各15分钟;
- 剩下20分钟:死磕难题+检查。
重点:
遇到3分钟没思路的题,立刻跳过!
检查时先看计算题:比如立体几何的坐标是否带错,概率题的加和是不是1。
个人观点时间
说实话,数学想考高分,真不需要智商多高,关键就三点:基础扎实、步骤严谨、心态稳如老狗,我见过太多人拼命刷难题,结果简单题算错;也有人平时做题全对,一考试就手抖。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考试不是和题目较劲,而是和自己较劲,把该拿的分拿稳,你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