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先抛问题)哎,你说为啥有的老师上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在底下玩橡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怎么把初中数学课"磨"得跟打游戏通关似的,让学生主动想学?
(突然停顿)等等,"磨课"到底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像磨刀一样把知识点反复打磨,让那些干巴巴的公式定理变成学生能啃得动的"软糖",这活儿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别慌,我给你支几个妙招。
第一个关键点:得先搞明白学生为啥听不懂
(用手比划)比方说讲勾股定理,你要是直接甩公式a²+b²=c²,学生肯定一脸懵,这时候得自问:"这些字母跟现实生活有啥关系?" 我自己的做法是带学生量教室对角线,用手机测距仪验证计算值,去年带初二班实测,用这招的学生理解速度比纯听课的快了3倍!
第二个重点:知识点必须拆解成"台阶式"关卡
(拍桌子)千万别把知识点当大礼包直接扔给学生!比如教一元二次方程,我是这么设计的:
1、先玩"数字猜谜"游戏(基础概念)
2、用披萨切块讲因式分解(视觉化教学)
3、设计超市打折的实际问题(应用场景)
(突然压低声音)悄悄告诉你,我班上有个学生用方程算出了买奶茶最划算的组合,现在全班都叫他"数学小诸葛"。
第三个秘诀:每15分钟必须换"花样"
(掰手指算)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大概就15-20分钟,所以我的课堂节奏是这样的:
- 前5分钟:用段子引出问题(quot;柯南是怎么用数学破案的")
- 中间10分钟:分组做实验(拿量角器测教室各个角度)
- 最后5分钟:来场快问快答擂台赛
(突然笑出声)上次有个学生为了抢答直接站到椅子上,结果被值日生记了名,这事我能笑半年。
第四个绝招:把作业变成"寻宝游戏"
(神秘兮兮)我现在布置作业都这么搞:"明天带尺子来学校,我们要在操场上搞事情!" 结果第二天教相似三角形时,学生自己量旗杆影子算出了真实高度,有个家长后来跟我说,孩子回家主动要求量小区楼房高度,拦都拦不住。
第五个杀手锏:准备三套教学方案
(敲黑板)这点特别重要!去年教函数图像时,我准备了:
1、传统板书教学(给视觉型学生)
2、动态软件演示(给科技控)
3、用身体摆函数曲线(给多动症孩子)
(摊手)结果你猜怎么着?最受欢迎的是第三种,学生们为了摆出标准抛物线差点把腰扭了。
(突然放慢语速)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这些方法会不会太费时间?" 说实话,刚开始确实要花双倍精力备课,但坚持三个月后,我现在备新课反而比传统方法快——因为学生参与度高,很多知识点他们自己就琢磨明白了。
(站起身来回踱步)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教书这事吧,就跟炒菜似的,火候调料都得慢慢试,上周我去听年轻老师的课,发现他居然把我教函数的方法用来讲文言文,还整得有模有样,你看,好方法都是相通的,关键是要敢打破常规。
(突然拍大腿)对了!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事——千万别怕出糗,上次我算错数被学生当场指出,结果全班反而学得更起劲了,这道理就跟玩游戏一样,老师偶尔掉个血槽,学生反而觉得亲切真实,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