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好多新手老师跑来问我:"高中数学微课到底要选什么题目啊?" "知识点那么多,怎么挑重点?" 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别慌,我保证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直接上干货!
一、微课选题就像选火锅底料——得够香、够有料
先问个扎心的问题:为啥有些微课学生看了直打哈欠,有些却能让人秒变精神小伙?关键就在于选题有没有"爆点",数学微课选题得满足三个条件:
1、知识点明确(别搞成满汉全席,一次聚焦一个技能点)
2、可视化强(能用动画、图形搞定的就别光动嘴)
3、痛点明显(专挑学生老摔跟头的知识点)
举个栗子:教"三角函数图像变换"时,与其干讲公式,不如用动态图展示振幅、相位的变化,学生立马get到"原来图像是这样扭来扭去的啊!"
二、黄金题库大公开——这些题目闭眼选都不会错
下面这些主题,都是我这些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流量密码",建议收藏:
函数家族系列
- 指数函数vs对数函数:相爱相杀的镜像人生
- 二次函数配方法的十八种妙用
- 分段函数的穿搭指南:不同场合换不同造型
几何天团专场
- 立体几何三视图破译术:平面变立体的魔法
- 解析几何中的椭圆:扁圆界的扛把子怎么画
- 向量解题三板斧:平移、分解、建坐标系
概率统计那些事儿
- 条件概率的套娃游戏:俄罗斯套娃式算法
- 正态分布曲线:上帝掷骰子的秘密
- 回归分析预言术:数据占卜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选题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有老师问:"我选的题目明明很重要,为啥学生不买账?" 来对号入座看看是不是踩了这些雷:
❌ 选题太笼统(quot;三角函数全解"——这是要拍连续剧吗?)
❌ 操作太抽象(光讲导数定义不讲在物理、经济中的应用)
❌ 难度失衡(要么全程1+1=2,要么突然蹦到微积分)
举个反面教材:有个老师用微课讲"洛必达法则",全程都是极限符号推导,结果学生留言:"老师,我们还在学求导呢..."
四、选题灵感哪里找——三个宝藏渠道
1、错题大数据:把学生近三年的月考错题统计表翻出来,错得最多的就是选题方向
2、生活场景库:
- 用奶茶店第二杯半价讲等比数列
- 拿王者荣耀技能冷却时间解释函数周期性
3、跨界联名款:
- 物理中的抛物线运动→数学的二次函数
- 生物种群增长模型→指数函数应用
五、微课设计加分项——让知识变得有温度
这里得说说我的个人观点:数学微课最忌讳变成知识点PPT朗读机,好的微课应该像朋友聊天,时不时来点小惊喜,比如讲排列组合时,可以设计个"奶茶点单模拟器":
- 奶茶底5种选1 → C(5,1)
- 加料区8选3 → C(8,3)
- 甜度4选1 → C(4,1)
最后突然甩出结论:原来每天点的奶茶藏着组合数公式!这时候学生绝对眼睛发亮:"数学还能这么玩?"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选题这事儿吧,别老想着要"高大上",关键是要让学生觉得"这题跟我有关系",就像做菜,再好的食材也得符合食客的口味对不对?下次备课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知识点能解决学生现实中的什么问题?想明白这个,选题方向自然就清晰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