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数学这玩意儿是不是总让你头疼?公式背了就忘,题目换个马甲就不认识,考试时间永远不够用…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高中数学到底该怎么突破,先问个扎心的问题:你是不是觉得数学就是刷题刷出来的?要是这么简单,为啥有人刷了3000题还考不过隔壁只刷300题的小明?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你肯定听过老师说"回归课本",但真翻开课本就犯困对吧?来试试这招:把课本里的黑体字公式当剧本杀玩,比如说三角函数那一章,别急着背sin²x+cos²x=1,先盯着这个公式问自己——这货是怎么从直角三角形里蹦出来的?能不能用这个等式推导出其他公式?就像玩拼图,把每个知识点用逻辑链条串起来。
举个真实例子:去年带过个学生,死活记不住向量公式,后来让他用筷子当向量箭头,在饭桌上摆弄了两天,现在这货都能用向量分析奶茶店最优路线了,所以啊,把抽象变具体,数学才有呼吸感。
二、错题本是核武器还是废纸篓?
别急着反驳!先看看你的错题本是不是这样的:题目抄得整整齐齐,红笔写的答案比参考答案还标准,结果下次遇到同类题照样错,问题出在哪?错题本的关键在于'错'这个字,正确的打开姿势是:
1、用三种颜色笔记录(黑色写原题,蓝色写错误步骤,红色写正确思路)
2、贴个便利贴记录犯错时的心理活动(quot;这里以为要平方,其实是开根号")
3、每周二四六固定时间'找虐'(专门重做带标记的错题)
有数据显示,坚持三个月这种方法的同学,同类题型错误率能降70%!不过要注意,千万别把错题本当手账本装饰,那跟给数学题贴美甲贴纸有啥区别?
三、**刷题也有黑科技
说到刷题,你可能正在翻白眼:"又来了!"但先听我说完。刷题要像吃自助餐——少量多盘,荤素搭配,具体怎么操作?
荤菜区:每天雷打不动做3道压轴大题(别怕,刚开始允许看答案)
素菜区:用碎片时间刷10道基础题(上厕所时来两道集合题提神醒脑)
甜点区:周末专门找那些解题过程像侦探破案的趣味题
重点来了!做完题必须做这件事:在每道题旁边画个表情包,做对的画个嘚瑟的狗头,卡壳的画个流泪猫猫头,月底翻回去看,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轨迹比股票走势图还有意思。
四、**思维导图不是花架子
我知道你肯定下载过各种学霸的思维导图,存进网盘就当自己学会了,但真正管用的思维导图得带着你的口水味——就是说要自己边画边碎碎念,比如立体几何这章,可以这么玩:
1、中间画个正方体,延伸出"垂直判定"、"体积计算"等分支
2、每个分支旁边不写定理,而是画场景(quot;教室墙角就是三垂线定理")
3、用箭头标注知识点之间的相爱相杀关系
有个狠人学生,把整个函数章节画成宫斗剧人物关系图,单调性、奇偶性这些特性都成了嫔妃们的技能,结果月考直接蹿了20分,你看,把知识拟人化,记起来就像吃瓜那么爽。
五、**考试时间管理玄学
是不是总听老师说"选择题控制在XX分钟"?但考场上哪有空看表?教你个邪门招数:用呼吸次数计时,比如你平时做选择题平均每分钟呼吸15次,那就规定自己每道题不超过30次呼吸,听起来离谱,但实测能减少40%的"最后五分钟乱蒙"惨案。
再分享个绝招:试卷发下来先看压轴题!别急着做,就瞄一眼题干,让潜意识先去后台处理,等做到这题时,经常会有"咦,这个条件刚才好像见过"的灵光一闪,这招对80%的学生管用,特别是解析几何这种大boss。
六、**教辅书选择困难症终结法
逛书店时是不是被《高考必刷题》《五年模拟》搞得选择恐惧?记住这个铁律:书越厚,吃灰概率越高,挑教辅要看三个细节:
- 答案册是不是比题册还厚(详细解析比题海重要)
- 主编老师是不是还在教学一线(别买退休名师二十年前编的)
- 有没有配套的视频讲解二维码(扫码后是漂亮学姐讲解加分)
有个冷知识:中等生用活页本型教辅(能随时替换内容)比用固定式教辅效率高3倍,就像打游戏随时更新装备,比死守初始皮肤强多了。
七、**心态崩了怎么办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有次模考,我亲眼看见学霸同桌对着59分的卷子笑出声,问他是不是受刺激了,他说:"这次错的全是新题型,血赚啊!"后来高考他数学147,你看,把每次失误当彩蛋收集,心态马上不一样。
遇到瓶颈期时,试试"降维打击":高三生可以做做初中竞赛题找回自信,高一新生不妨看看小学数学教学视频温故知新,就像打游戏卡关,先回新手村虐菜找手感,再杀回去直面boss。
说到底,数学提升就像玩俄罗斯方块——消除焦虑的最佳方式,是把每个问题严丝合缝地安放在知识体系里,别相信什么一夜逆袭的神话,但也别小看每天进步0.5%的复利效应,毕竟,那些看似笨拙的坚持,终会在某个转角给你惊喜,对了,你现在是不是该去整理错题本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