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数学这东西是不是总让人又爱又恨?特别是刚上初中的同学,一看到代数几何就头大,但今天我告诉你个秘密——初中数学真没想象中难,甚至有可能拿满分!不信?先别急着反驳,往下看你就懂了。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觉得数学难到爆炸?
我观察过好多学生,发现他们有个通病:上课光顾着抄笔记,老师讲题时就在想"这步骤我得记下来",结果笔记本花花绿绿,真做题时还是两眼一抹黑,这就像看别人骑自行车,笔记抄得再详细,自己不蹬踏板永远学不会。
去年我教过个小姑娘,初一期末考才62分,后来发现她特别爱整理错题,但从来不做第二遍,我就跟她说:"错题本不是拿来供着的,得让它开口说话啊!"结果她每天逼着自己重做3道旧题,三个月后期中考试直接冲到了89分。
第二个关键:数学到底该怎么学?
这里说三个最要紧的步骤:
1、概念要吃透,别急着刷题(比如绝对值的概念,好多同学背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但遇到|a|=5就直接写a=5,完全忘记负数的情况)
2、每天15分钟复习当天内容(别小看这点时间,大脑就像快递柜,不及时取件知识就被自动退回了)
3、动手比动眼重要(看十道例题不如自己完整做一道)
举个真实例子:去年重点中学有个学霸,他的秘密武器竟然是——给玩具讲数学题,每天回家就把当天知识点讲给玩偶听,讲不通的地方马上翻书,这方法看着傻,但特别管用,因为能发现自己哪里真懂哪里装懂。
第三个误区:计算能力不重要?
大错特错!去年中考统计显示,超过30%的扣分来自计算错误,你知道最常出问题的地方在哪吗?不是大题,而是前5道选择题!很多人觉得简单就跳步骤,结果负号漏写、小数点错位,分就这么溜走了。
这里教你们个土方法:准备个"计算专用本",每天雷打不动做5道计算题,注意啊,必须包括分数、负数、括号这些容易踩雷的运算,坚持一个月,保证你正确率直线上升。
第四个秘诀:考试技巧比你想的重要
很多同学平时学得不错,一考试就掉链子,这里说几个实战技巧:
选择题别从头做(先扫一遍,把一眼就会的快速解决,建立信心)
几何题先标已知条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图形瞬间变清晰)
应用题要分步列式(就算最后答案错,步骤分也能救你一命)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中考有个考生,在最后十分钟发现大题出错,他果断放弃重做,而是把能拿的步骤分都写清楚,结果那道20分的题虽然答案错了,还是拿了15分。
最后说说心态这事儿
见过太多同学,遇到难题就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太笨了?" 打住!告诉你个冷知识:初中数学90%的题目都只要基础知识点组合,去年中考压轴题,拆开来看就是三个七年级知识点的拼接,所以啊,遇到难题先深呼吸,把它拆解成小问题逐个击破。
对了,你们发现没有?数学老师批卷时最讨厌什么?不是答案错,而是空白卷!哪怕完全没思路,写个"解"字,把相关公式列出来,都可能蹭到分数,这可是考场生存的必备技能。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方法我都懂,就是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好问题!我的建议是找个学习搭子,互相检查作业、抽背公式,人都有惰性,但当你不想做题时,想到有人等着检查你的作业,动力马上就来了。
对了,千万别信什么"考前突击"的神话,数学像煲汤,得文火慢炖,有个数据很有意思:每天坚持学数学1小时的同学,比周末突击5小时的同学,平均分高出23分,时间管理才是真正的必杀技。
突然想起来,前阵子有个家长问我:"孩子老说上课听懂了,做题就懵,怎么回事?" 这其实是典型的"虚假明白",解决方法巨简单——把老师讲的例题自己重做一遍,别看书别看笔记,能独立做出来才是真会了,否则赶紧问老师。
还有个绝招你们肯定想不到:改当小老师,试着把知识点讲给爸妈听,或者对着手机录音讲,讲不通的地方就是你的知识漏洞,这比做十套卷子都管用。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数学满分这事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就看你愿不愿意把每个知识点嚼碎了咽下去,别老想着走捷径,那些看似笨拙的方法——整理错题、夯实基础、每日练习——才是最靠谱的路径。
对了,千万别被"天赋论"带偏,我教过最牛的学生,初一数学还不及格呢,人家就是靠死磕基础题,把每个概念都搞得明明白白,最后中考照样拿满分,所以啊,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现在开始,按我说的方法踏实去做,下个满分说不定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