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现在要准备高考数学,到底该用哪些教材啊?是不是随便买几本刷题书就完事了?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一聊,那些藏在书架上的秘密武器到底怎么选、怎么用,放心,不给你灌鸡汤,只讲实在的!
一、先搞清楚:数学备考到底需要几类教材?
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数学书都叫“备考教材”?当然不是!
备考教材其实可以分成三大类,就像打游戏得先配装备一样,缺一不可:
1、官方指定教材:比如人教版、北师大版的数学课本——别嫌它基础,公式推导和例题都是出题人的灵感来源!
2、专题突破书:高中数学必刷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专门帮你解决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这些老大难。
3、真题合集:最近五年的高考真题卷,懂的都懂,这就是考试风向标啊!
举个栗子:去年有个学弟,死磕课本上的例题,把课后习题刷了3遍,结果立体几何大题直接拿了满分——因为课本里的模型和高考题长得一模一样!
二、选教材就像买鞋,合脚最重要
灵魂拷问:别人说好的教材,真的适合你吗?
基础薄弱型(60分以下):先抱住课本和《教材完全解读》这种带知识点拆解的书,别急着冲难题。
中等水平型(90分左右):《五三》B版搭配《真题分类全刷》,哪里不会点哪里。
冲刺高分型(120分以上):《高考数学压轴题破解策略》+自主招生题集,专治各种不服。
个人观点预警:千万别跟风买“网红教材”!我见过有人买了三本不同版本的《必刷题》,结果每本都只写了前10页——这不是备考,这是行为艺术啊!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
1、迷信押题卷:去年某机构号称押中三道大题,结果考生打开卷子发现——押中的是题干里的“已知”俩字。
2、盲目堆题量:刷100道题不如吃透20道经典题,信我,高考题真的会“撞脸”!
3、忽略错题本:有个狠人把错题本按章节做成手账,高考前翻一遍直接提了30分——这可比转发锦鲤管用多了。
四、教你三招“榨干”一本教材
1、三色笔标记法:黑笔写过程,红笔标重点,蓝笔写联想(这题和2019年江苏卷第7题好像!”)
2、定时回看:周末专门抽2小时,把本周做过的题快速过一遍——你会发现之前卡壳的题突然就通了!
3、组团开黑:和同桌交换教材,在对方书上写批注,我当年就是在基友的《五三》上发现了导数的神仙解法。
真实案例:去年高三班上有个妹子,把《真题分类全刷》里的导数题剪下来贴墙上,每天上厕所盯着看,最后硬是把压轴题做成了送分题!
五、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数学备考这事儿吧,就像做菜——教材是食材,方法是火候,心态是调料,有人用最普通的萝卜白菜也能炖出好汤,有人守着满汉全席照样烧糊锅。
重点从来不是你有多少本书,而是能不能把一本书用到极致,下次再看到别人桌上堆着半米高的参考书,你就淡定地掏出划满记号的课本——真正的武林高手,从来都是一招练到极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