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夸张数学题目怎么写
咱一提到小学数学,有些题目啊,那可真是让人“脑壳疼”,特别是那些夸张的数学题,很多家长或者老师在教孩子的时候,可能都有点懵,这玩意儿咋编呢?别着急,今儿咱就来唠唠这小学夸张数学题目到底咋写。
一、为啥要有夸张数学题
咱先想想,为啥要有这种夸张的题目呢?其实啊,这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对数字的敏感度,比如说,一个普通的加法题,可能就是 1 + 1 = 2,这多没意思啊,对吧?但是要是写成“小明有 1 个超级大的西瓜,小红又给了小明 1 个同样超级大的西瓜,现在小明有几个西瓜呀?”这就有意思多了,孩子一下子就能被吸引住,还能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
二、夸张数学题的类型
1、数量夸张型
这种题目主要就是在数量上进行夸张,像“小蚂蚁搬家,一共有 9999 只小蚂蚁,每只小蚂蚁搬了 1 粒米,一共搬了多少粒米?”你看,9999 只小蚂蚁,这数量够夸张的吧,但孩子在算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有“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小明数了 8888 颗星星,小红比小明多数了 999 颗星星,小红数了多少颗星星?”通过这种夸张的数量,让孩子在计算大数加法的时候更有兴趣。
2、物体大小夸张型
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 109 倍,如果地球的直径是 1 米,那么太阳的直径是多少米?”这里把太阳和地球的大小进行对比,用地球直径 1 米来假设,让孩子去计算太阳的直径,既夸张又有趣,同时也能让孩子了解到天文知识中关于星球大小的一些概念,再比如说“有一座超级高的山,高 10000 米,如果在山脚下每隔 100 米种一棵树,能种多少棵树?”这种题目把山的高度夸张化,然后通过植树问题,让孩子运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境夸张型
创设一个特别夸张的情境,像“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翻了 3 个筋斗,一共翻了多少里?”借助孙悟空这个孩子们熟悉且神奇的形象,让他们在充满奇幻的情境中计算行程问题,还有“猪八戒一顿能吃 100 个包子,他吃了 5 顿,一共吃了多少个包子?”把猪八戒贪吃的形象和夸张的食量结合起来,使孩子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乘法运算。
三、怎么写夸张数学题
1、确定主题和知识点
首先得想好这道题要考查啥知识点,是加减法、乘除法,还是其他方面的,比如说想考乘法,那就围绕乘法的意义来构思,然后选一个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像动物、水果、卡通人物啥的都行,比如选动物主题,就可以想“一群长颈鹿,每只长颈鹿有 5 米长的脖子,10 只长颈鹿的脖子加起来有多长?”这样既确定了知识点,又有了有趣的主题。
2、构思夸张元素
接下来就是往题目里加夸张的东西啦,如果是数量上夸张,可以把数字放大好多倍,像刚才说的 9999 只小蚂蚁、8888 颗星星这些,要是物体大小夸张,就把某个物体的尺寸夸大,有一个巨大的西瓜,重 1000 千克,切成 100 份,每份重多少千克?”情境夸张的话,就编一个神奇的故事,像“哈利·波特收到了 999 封来自霍格沃茨的信,如果他每分钟读一封,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读完?”
3、设计问题和答案
最后要把问题设计得清晰明了,让孩子一看就知道要干啥,答案也要合理,不能太复杂,毕竟咱的对象是小学生嘛,就拿刚才哈利·波特读信那题来说,问题就是“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读完?”答案就是 999 分钟,简单直接。
四、注意事项
1、符合孩子认知水平
咱写的夸张数学题得适合小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水平,如果题目太难,孩子看都看不懂,那就没意义了,比如说,你不能用大学的微积分知识来编小学题目,那肯定不行,像“在一个高维空间里,有无数个点,每个点代表一个数字……”这啥跟啥啊,孩子完全懵圈,应该是他们能理解的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像 100 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这些。
2、趣味性和教育性并重
不能光为了好玩而写夸张题目,还得让孩子能学到东西,趣味性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去做这些题目,但教育性才是根本目的,比如一道题“有一艘超级大的飞船,能坐 10000 人,现在有 3000 人上了飞船,还能上多少人?”既有趣,又能让孩子练习减法运算。
3、避免过于离谱
虽然咱们强调夸张,但也别太离谱了,要是说“小明一步能跨 100 千米”,这就有点太假了,孩子可能会觉得不可信,也不利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是要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夸张,让孩子能够接受。
呢,写小学夸张数学题目不难,只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确定好知识点,合理地加入夸张元素,再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就能编出让孩子喜欢又能学到东西的数学题啦,大家不妨试试哦,说不定能给孩子的数学学习带来不少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