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追问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追问可是个神奇的“魔法棒”,用好了,能让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思维也更加活跃,那怎么在课堂上巧妙地追问呢?咱今天就来唠唠这个事儿。
一、为什么要追问
咱先想想啊,为啥要追问呢?其实啊,追问能帮学生把知识学透,比如说,老师讲了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学生可能记住了,但不一定真明白为啥,这时候要是追问一句:“咱怎么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就是 180°呢,能不能试着自己证明一下?”这就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再比如,讲方程的时候,老师问:“解方程的步骤大家都懂了吧?”学生点头,可真让他做题,可能就出错,这时候追问:“每一步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呀?”就能让学生把每个步骤的原理搞清楚,以后遇到变形的题也知道咋做了。
而且啊,追问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像探险一样,老师的问题就像宝藏地图上的线索,让学生顺着线索去挖掘知识的宝藏,比如在讲圆周长的时候,老师拿出一个圆形物体,问:“咱们怎么求出它的周长呢?”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有的说用绳子量,有的说滚动一周再量长度,这时候老师再追问:“那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不用这么麻烦就能算出来呢?”这就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探索新知识。
二、追问的技巧
1、问题得有启发性
咱提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得让学生能踮踮脚够着,比如说,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时候,老师先给出两个相似的三角形,问:“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三角形有啥特点啊?”学生能发现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些特点,接着老师追问:“那根据这些特点,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不是相似呢?”这就是在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知识去推导新的判断方法,很有启发性。
2、层层递进地追问
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学生往深处带,比如在教因式分解的时候,老师先问:“咱们学的提公因式法,怎么找公因式啊?”学生回答后,老师再追问:“找到了公因式,怎么提出来呢?”等学生掌握了提公因式法,老师又问:“那要是多项式不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还能咋办呢?”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
3、多角度追问
从不同的角度去问问题,能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比如在讲函数图像的时候,老师先问:“大家看这个函数图像,它是上升还是下降啊?”这是从趋势的角度问,然后再追问:“那它和 x 轴有几个交点呢?”这是从与坐标轴的交点角度问,还可以问:“这个函数图像关于 y 轴对称吗?”这样从对称性的角度问,能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函数图像的特点。
三、追问的时机
1、在新知识讲解时追问
当引入一个新概念或者定理的时候,适时地追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讲勾股定理的时候,老师先画出直角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勾股定理,然后追问:“如果这个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变长了,斜边的平方还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吗?”这就让学生明白勾股定理在不同大小的直角三角形中都成立。
2、在练习环节追问
学生做练习的时候,肯定会遇到问题,这时候追问就能帮他们找到问题所在,比如在做几何证明题的时候,老师看到学生卡在某一步了,就问:“你觉得这一步需要用到哪个定理啊?”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找到解题的思路。
3、在总结归纳时追问
一节课结束了,要总结归纳,这时候追问可以让学生把知识梳理得更清晰,比如在复习四边形这一单元的时候,老师问:“咱们学了这么多种四边形,它们之间有啥联系和区别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把四边形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
四、追问的案例
有一次我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我先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程,让学生去解,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解出来,然后我就开始追问:“大家想没想过,这个方程为什么会有两个根呢?”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凑巧,我就接着问:“那要是改变一下方程的系数,根的情况会不会变呢?”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说根会变多,有的说会变少,我又追问:“那到底怎么判断根的情况呢?”这时候学生们就积极地去翻课本,找相关的判别式知识,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方法,还明白了这种判断方法的由来。
还有一次在讲统计图表的时候,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条形统计图,我问:“大家从这个图里能看出什么信息啊?”学生说出了不同类别的数量对比,我再追问:“那如果我想比较各类别占总数的百分比,这个图方便吗?”学生说不方便,我就接着说:“那有没有更合适的图表来表示百分比呢?”这样就引出了扇形统计图,然后又追问:“扇形统计图是怎么根据数据来画的呢?”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学生对统计图表的选择和制作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追问的好处多多
1、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经常追问,能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思维更加灵活,就像锻炼肌肉一样,追问就是在锻炼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去分析。
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出问题时,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他们更喜欢数学,觉得数学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就像玩游戏闯关一样,每一次成功解决问题都是一次“闯关胜利”,会激励他们继续探索下一个“关卡”。
3、促进师生互动
追问的过程就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学生也能从老师的追问中得到启发,这种互动能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不像传统的“满堂灌”那样死气沉沉。
呢,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追问是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只要咱们老师用心去设计问题,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和技巧,就能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来越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咱做老师的,就是要像引路人一样,用追问这个“小工具”,带着学生们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去发现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