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题卫衣题怎么做?详细步骤解析
一道被称为“卫衣题”的小学数学题在家长群中引发讨论,这类题目通常结合生活场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本文将通过具体例题,手把手教您如何拆解这类问题,帮助孩子掌握解题方法。
例题:
*一件卫衣原价120元,商场促销“满100元减20元”,同时会员可额外享受9折优惠,小明妈妈是会员,购买这件卫衣实际花了多少钱?
解题步骤分解:
1、明确题目条件
- 原价:120元
- 促销规则:满100元减20元
- 会员优惠:9折
2、优先计算“满减”优惠
题目中存在两种优惠,需确认是否可叠加或按顺序使用,通常商场规则为“先满减,再折扣”。
- 原价120元满足“满100元”条件,可减20元
- 满减后价格:120元 - 20元 =100元
3、叠加会员折扣
会员享受9折,即按满减后的价格×0.9
- 100元 × 0.9 =90元
4、验证计算逻辑
- 若先打折再满减:120元×0.9=108元 → 108元不满100元,无法使用满减,最终需支付108元。
- 对比两种顺序,实际支付金额不同,根据题目描述“同时会员可额外享受折扣”,应理解为满减与折扣可叠加,且优先满减。
常见误区提醒:
优惠顺序混淆:若未按题目隐含规则计算,结果可能偏差。
单位遗漏:如忘记标注“元”或计算时忽略小数点。
审题不细:题目是否说明“仅限一次优惠”或“不可叠加”?需仔细阅读条件。
提升解题能力的建议:
1、分步拆解:将复杂问题拆分为“原价→满减→折扣”的小步骤,避免混淆。
2、生活化练习:用购物、分水果等日常场景设计题目,培养孩子应用能力。
3、逆向验证:完成计算后,反向代入结果检查是否符合题意。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认为“卫衣题”类应用题的核心是理解规则顺序和建立分步思维,家长辅导时,可通过画流程图或角色扮演(如“模拟购物”)帮助孩子具象化问题,避免机械套用公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