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制定数学计划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数学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一份好的计划表不仅能帮助孩子理清学习思路,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共同创建。
明确计划表的核心目标
在动手制作之前,首先要和孩子沟通,明确计划表的目的,它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帮助孩子更轻松、更高效学习的工具,目标可以设定为:巩固课堂知识、攻克薄弱环节、培养数学兴趣或准备一个小测验,目标不同,计划的具体内容也会有所差异。
分步骤制定计划表
-
评估现状与设定目标: 和孩子一起回顾近期的数学学习情况,哪些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根据这些情况,设定一个清晰、可实现的短期目标。“本周内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或“彻底搞懂元角分的换算”。
-
规划时间与内容:
- 时间分配: 建议采用“每日短时学习”代替“周末长时间突击”,每天安排15-25分钟的固定数学时间,效果远优于周末两小时的学习。
- 内容安排: 将内容模块化,每天的计划可以包含三个部分:
- 复习环节(5分钟): 快速回顾前一天的学习内容或错题。
- 新知识学习/练习(10-15分钟): 针对当天目标,做适量的练习题。
- 趣味拓展(5分钟): 玩一个数学小游戏、读一段数学家的故事或解决一个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保持学习兴趣。
-
设计计划表形式: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画表格,这是他们参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可以多样:
- 手工绘制: 准备一张A4纸,用尺子和彩笔画出一周的表格,每日一栏,让孩子用喜欢的贴纸和彩笔来装饰它。
- 电子模板: 可以在电脑上使用Word或Excel制作打印出来,同样留出空间让孩子涂画。 表格内容应包括:日期、学习内容、完成情况(可以用打勾或画星星表示)、家长签名/评语栏。
一个简单的计划表示例
日期 | 学习目标 | 完成情况 | 我的心情 | |
---|---|---|---|---|
周一 | 复习乘法口诀 | 背诵并默写“三七”到“四九”的口诀 | ⭐⭐⭐ | 😊 |
周二 | 应用题练习 | 完成5道关于乘法的应用题 | ⭐⭐ | 😐 |
周三 | 数学游戏日 | 和爸爸玩“24点”扑克游戏 | ⭐⭐⭐ | 😄 |
周四 | 纠错与巩固 | 整理周二错题,并重新做一遍 | ⭐⭐⭐ | 😊 |
周五 | 小测验 | 完成一份15分钟的小练习 | ⭐⭐ | 😌 |
周末 | 自由探索 | 测量并计算客厅的面积 | ⭐⭐⭐ | 😄 |
家长的角色与陪伴
家长的角色是引导者和鼓励者,而非监督员。
- 共同制定: 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商量着完成计划,听取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这是他们的计划,不是你的命令。
- 灵活调整: 如果发现计划不合理或者某天孩子状态不好,要及时调整内容,保持弹性,计划是为人服务的,不要本末倒置。
- 注重鼓励: 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完成情况栏里的每一个星星,一句“今天真棒!”的评语,都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重点表扬过程(“你刚才解题的方法很巧妙”),而不仅仅是结果(“你全做对了”)。
- 创造氛围: 把数学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购物时让孩子计算价格,烘焙时让孩子测量材料重量,让数学变得生动有用。
制定数学计划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项目,它教会孩子如何设定目标、管理时间和评估成果,坚持下去,您会看到孩子不仅在数学上有所进步,在整个学习能力上都会获得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