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持续学习,数学学科知识、儿童心理学、现代教学技术都在快速发展,教师必须保持学习的热情,我定期参加各级教研培训,阅读专业书籍与期刊,关注前沿教育理念,深入学习新课标要求,理解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变革,并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每一节课都是实践与反思的机会,我注重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在教授“分数初步认识”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而是设计购物平分、时间分配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概念,高度重视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数学思维而非机械计算。
反思是推动成长的关键环节,我坚持撰写教学日志,记录课堂中的成功之处与遗憾点,每周回顾这些记录,分析教学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这个环节学生参与度高?那个难点为什么突破效果不理想?通过这样持续的自我对话,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积极收集学生的反馈,他们的困惑和见解是最珍贵的诊断资源,建立错题本,分析共性错误,从教与学两方面寻找改进路径。
交流与合作能打开新的视野,我主动参与校内外的听课、评课活动,既学习同事们的优秀经验,也坦诚开放自己的课堂接受评议,在数学教研组中,我们经常集体备课,围绕一个课题进行深度研讨,这种思维碰撞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灵感,利用网络平台与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交流,了解不同的教学风格与创新实践。
教师的成长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我越来越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方式的塑造和学习兴趣的培育,我开始更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努力与进步,而不仅仅是测验分数,看到学生因为理解了某个数学原理而眼睛发亮,那种成就感是专业道路上最持久的动力。
我将继续深耕课堂,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成为一名更受学生喜爱、更能引领他们成长的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每一步前行都让我对教育有更深的敬畏与热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