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庞大而琐碎,许多家长在辅导孩子时感到无从下手,一幅清晰的知识导图能有效梳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学习效率,这样一张总览小学六年数学学习的导图该如何绘制呢?
第一步:确立中心,构建主干
一切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在正中央写下或画下核心主题——“小学数学”,从这个中心出发,向外发散出几条粗壮的主分支,它们代表了小学阶段最核心的几大知识模块。
主干可以分为以下几条:
- 数与代数:这是小学数学的绝对核心,涵盖所有与数字、运算相关的知识。
- 图形与几何:涉及所有形状、空间、测量等内容。
- 统计与概率: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简单的可能性认识。
- 解决问题:这项能力贯穿始终,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分支,强调策略和应用。
第二步:延伸分支,细化内容
为每一条主分支添加次分支,将大模块分解成具体的知识点。
- 以“数与代数”为例:它的次分支应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
- “数的认识”可再细分为: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正负数等。
- “数的运算”可再细分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运算定律、简易方程等。
- 以“图形与几何”为例:其次分支可分为“图形的认识”、“测量”和“图形的运动与位置”。
- “图形的认识”包括: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和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 “测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货币等单位的认识与换算。
这个过程就像大树开枝散叶,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归到其所属的类别之下,层层递进,脉络清晰。
第三步:活用关键词与图像
思维导图的魅力在于直观,尽量不要在分支上写长句子,而是提炼,在“分数的性质”分支上,直接写“基本性质”即可,而不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多用小图标、简笔画来辅助记忆,比如在“统计”分支旁画一个小条形图,在“几何”分支旁画一个三角形,在“元角分”旁画一个人民币符号,这些图像能极大刺激右脑,帮助记忆,尤其适合小学生。
第四步:选择绘制工具
您有两种主要选择:
- 手绘:准备一张足够大的纸(A3或更大)、几支不同颜色的彩笔,手绘过程充满创造乐趣,孩子可以参与其中,共同完成,成就感更强。
- 软件绘制:使用XMind、MindMaster等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软件操作方便,易于修改和保存,成品也更加整洁美观。
第五点建议:与孩子共同完成
绘制知识导图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回忆:“我们这学期学了哪些图形呀?”“计算时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规则?”由孩子来口述或书写关键词,家长协助整理结构,这个复习、梳理和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最高效的学习。
绘制一张完整的数学知识导图,就像为孩子的数学知识盖了一栋结构清晰的大楼,它能帮助孩子跳出零散知识的局限,形成系统观念,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当孩子在解题时,他能迅速从大脑中提取出相应的知识模块,解题思路自然更清晰,不妨找个周末,就和孩子一起动手,画一张属于他自己的数学知识地图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