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掌握“一图三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它不仅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法的内在联系,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可能会遇到孩子不理解如何从一个图中列出三个算式的情况,下面就来具体说一说一图三式该怎么写,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掌握这一方法。
一图三式,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一幅图写出三个相关的算式,这三个算式通常包括两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或者两个减法算式和一个加法算式,具体取决于题目所呈现的数量关系,关键在于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假如图中左边有3只小鸟,右边有2只小鸟,那么整体就是5只小鸟,根据这个情境,可以写出以下三个算式:
- 加法算式:3 + 2 = 5
- 加法算式:2 + 3 = 5
- 减法算式:5 - 3 = 2 或 5 - 2 = 3
在这个例子中,两个加法算式表示把两个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而减法算式表示从整体中去掉一个部分,得到另一个部分,孩子需要明白,加法和减法其实是互为逆运算的。
教学时,可以先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画,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问孩子:“图中左边有几只小鸟?右边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出来,再转化为数学算式,这个过程能帮助孩子建立实物与符号之间的联系,避免机械记忆。
有些孩子可能会混淆减法算式的写法,比如总是用大数减小数,而不考虑实际意义,这时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来强化理解,比如用积木或水果摆一摆,让孩子真正看到“拿走一部分”的过程,只有理解了减法的实际含义,才能正确写出算式。
一图三式也常见于比较型情境,图中显示有5个苹果和3个梨,那么可以写出:
- 5 - 3 = 2(苹果比梨多2个)
- 3 + 2 = 5(梨加上相差数等于苹果的数量)
- 5 - 2 = 3(苹果减去相差数等于梨的数量)
这种情况下,重点在于理解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而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家长在辅导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并根据题目灵活引导。
多做练习是掌握一图三式的关键,可以从简单的图画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孩子在反复实践中熟悉这种方法,鼓励孩子自己解释算式的含义,这能加深他们的理解,也能让你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作为家长或老师,耐心和鼓励非常重要,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不同,有的可能很快掌握,有的则需要更多时间,关键是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通过一图三式的学习,孩子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还能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