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开始,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数学作业难度明显提升,当孩子对着题目皱起小眉头时,很多家庭开始考虑借助网络课程来辅助学习,面对这个选择,家长既期待效果又心存顾虑。
优质数学网课通常具备鲜明特点:授课教师往往拥有清晰的学科背景认证,课程内容严格对应教育部教学大纲设计,知识点拆解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认识分数”这类抽象概念,优秀课程会通过动画分 pizza、折纸游戏等生活场景,让孩子在视觉化互动中建立理解。
不过现实中常见这样的情况:孩子上课时频频点击快进键,或边听课边玩电子文具,这并非网课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必要学习准备的表现,建议家长提前完成三件事:将学习设备设置为学生模式,关闭所有娱乐推送;与孩子共同制定20-25分钟为一个单位的听课时段;在课后准备配套的纸质练习题,及时完成知识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线上教学存在天然局限性,当孩子遇到复杂应用题时,虚拟课堂难以实现面对面答疑的即时性,有经验的家长会建立“双轨学习法”:周中通过网课巩固基础,周末则用15分钟进行线下错题梳理,用草稿纸逐步演示计算过程,这种手脑并用的方式对数学思维培养至关重要。
根据教育部2022年教育信息化统计报告,合理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学生,在逻辑推理能力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但报告同样强调,每天使用超过90分钟的学生,学习效益开始递减,这个数据提醒我们,网络课程只是学习工具,如何发挥其价值关键在于使用方式。
个人观点:数学思维培养就像搭建积木,网课能提供标准化的构件,但真正让知识稳固衔接的,仍然是师生间的眼神交流、家长在孩子卡壳时的轻轻点拨,选择网课不应是教育责任的转移,而应该是家庭教育智慧的延伸,当孩子从屏幕前抬头提问的瞬间,正是家长参与的最佳时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