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正在家里整理一些旧资料,突然翻到一本小学数学练习册,出于好奇,我随手翻开一页,看到一个简单的分数加法题:1/4 + 1/6,按理说,这应该不难,但我却卡住了——脑子里全是复杂的通分步骤,越想越乱。
正当我皱眉思考时,邻居家的小明来串门,他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平时活泼好动,见我盯着书本发呆,便凑过来问:“叔叔,你在做什么呀?”我苦笑着把题目指给他看,“这个题,我有点算不明白了。”
小明眨眨眼,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两个圆圈,他一边画一边说:“你看,1/4就是把这个圆分成四份,取一份;1/6就是分成六份,取一份,我们要把它们加起来,就得先找到一样的份数。”他很快在另一个圆上画了十二等分,然后指着说:“1/4等于3/12,1/6等于2/12,加起来就是5/12,很简单吧?”
我愣住了——他用这么直观的方法,几分钟就解决了,我原本想用公式硬算,却忽略了基本的图形理解,小明看我惊讶的样子,笑嘻嘻地补充:“老师常说,数学不是死记硬背,要动手画一画才好。”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们成年人总习惯把问题复杂化,追求所谓的“高级”解法,却忘了最基础的思维方式,小明的教法提醒我,学习本身是一种回归简单的过程——用眼睛看,用手画,用心想,数学如此,生活也一样:答案就在我们忽略的日常里。
每当我遇到难题,都会想起那个下午,或许,真正的智慧不是懂得多少,而是保持一颗愿意向任何人学习的心,哪怕对方只是个孩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