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数学自学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自学指南: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1、重视基础概念: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必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2、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初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要学会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如周末、寒暑假时观看培优微课。
二、掌握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
1、理解内在联系: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查缺补漏: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
三、分阶段学习策略
初一阶段
1、狠抓基础:立足课本,把课本知识点吃透,辅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训练,先以基础题为主,培养运算能力,提升自信心。
2、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及时预习书本知识,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课堂效率;总结相似题型,收集典型错题和不会做的题目;不懂的问题积极讨论、请教老师;制定每日学习计划。
3、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高质量完成每天作业,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点。
初二阶段
1、明确目标:给自己明确目标,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
2、基础知识入手:用简单、中等的题来训练自己的解题思路,思考“凭什么”从第一步走到第二步,形成自己的做题思维。
3、总结题型、错题、典型题:常坚持3—4周后,就能养成习惯。
4、过好几何入门关:识图、书写、推理是几何入门的难点,有条理的书写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保证。
5、知识归类:将判定方法、定理归类整合,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初三阶段
1、狠抓基础,循序渐进:利用上初三前的暑假把初一、初二年级的知识漏洞通过查、学、练、测的循环模式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2、增加难度,注重思维:基础扎实之后,逐渐增加难度,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注重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解题的方法、技巧的训练。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认真分析中考考纲及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命题的变化规律,对重点考查内容进行分类训练,对难点进行个个击破。
4、熟悉并运用常用数学思想:如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
5、中考基础题真题演练:要求达到自己理想的正确率,也可以全面考察知识漏洞情况,可以再做复习。
6、中考压轴题突破:对压轴题进行分类剖析,形成解题思路和技巧。
四、具体学习方法与技巧
1、建立数学思维模型:根据所学内容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注重练习和巩固: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3、归纳法与演绎法:从认知和学习方法层面理解数学,包括归纳法、演绎法等思维方式。
4、分类讨论法: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将问题分成几个简单的情况进行讨论,逐一解决。
5、化归法:将问题转化为已知的结论或公式进行求解,简化问题的难度。
6、数形结合法: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7、函数与方程思想: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或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8、逻辑推理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证明或求解问题,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五、学习计划与实施
1、第一年(初一):基础知识的积累,重点学习整数、实数、代数、几何等基础知识,每天安排1小时进行数学课堂学习。
2、第二年(初二):深化理解与应用,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开始接触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如函数、方程组等,加强数学应用题的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活动,拓宽视野和锻炼思维能力。
3、第三年(初三):综合复习与冲刺,进入初三后,需要对前两年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巩固,可以通过做历年的中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六、注意事项
保持耐心和毅力: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或挫折而放弃。
多做练习: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善于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经常犯的错误要记录下来并加以改正。
寻求帮助: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困难,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可以向老师、同学或家长请教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答案。
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的实施以及不断的努力和实践相信你一定能够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