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脱式计算
脱式计算是一种在没有写出完整算式情况下,根据运算顺序和运算律,一步步把计算过程写出来的方式,它要求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脱式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1、明确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2、分步计算:将复杂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按运算顺序分成多个简单的步骤进行计算,每一步都写出计算结果。
3、逐步书写过程: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和结果都清楚地写出来,不能省略中间步骤,直到得出最终答案。
三、具体例题讲解
1、连加运算:二十五加三十三加四十,第一步,先算前两个数相加,二十五加三十三等于五十八;第二步,再用五十八加上第三个数四十,得到最终结果九十八。
2、加减混合运算:三十加四十五减十四,第一步,先算三十加四十五,等于七十五;第二步,再用七十五减去十四,最后结果是六十一。
3、连减运算:六十五减二十减十五,第一步,先算前两个数相减,六十五减二十等于四十五;第二步,再用四十五减去第三个数十五,得到最终结果三十。
4、乘除混合运算:例如360÷4×3,先算除法360÷4=90,再算乘法90×3=270。
5、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316+524-35,先算316+524=840,再算840-35=805。
四、脱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仔细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
2、书写规范:等号要对齐,每一步的计算过程都要写清楚,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3、检查验算:计算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可以通过验算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五、脱式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1、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脱式计算,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提高计算能力:脱式计算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为后续学习打基础:脱式计算是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基础,如代数式的化简、方程的求解等,只有掌握了脱式计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