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原因
1、基础知识薄弱:许多小学数学差的孩子是因为基础不扎实,对基本概念、公式等理解不透彻,在学习加减法时,如果孩子对数的认识和运算规则没有掌握好,后续学习乘除法就会更困难,要督促孩子夯实基础,确保对每一个基础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2、运算能力差:部分孩子计算能力不足,做作业时依赖计算器,导致运算能力低下,影响数学思维的发展,家长应禁止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使用计算器,让他们通过多做练习来锻炼脑算能力。
3、马虎大意:有些孩子做题时不认真看题目,或者看错形近字,从而导致错误,家长要提醒孩子做题时回看题目,看清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4、答题不规范:缺乏细致的审题和解题习惯,第一步能直接从题目中得出答案,但第二步、第三步却出现缺失或跳跃,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规范答题习惯,在平时作业中多检查、提醒。
5、艺高人胆小:有些孩子遇到稍有难度的题就会反复验算,甚至放下后边大题去审阅前边,结果导致时间不够用,有的题目来不及做,家长要让孩子认清试卷分数构成,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因过度追求完美而耽误整体进度。
6、阅读能力差:孩子对数学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不能准确抓住重点词,理解题目要求,从而影响解题,家长可在课后多训练孩子抓住主要概念以及重点词句的能力。
7、学习方法不当:过于依赖记忆,缺乏对公式和定理含义的理解,死记硬背导致知识运用不灵活,家长应引导孩子改变学习方法,注重理解和思考。
8、心理因素:如考试怯场、缺乏自信等,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二、调整学习方法
1、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数学学习,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做数学作业、复习当天所学内容、预习第二天的课程等。
2、做好预习和复习:预习可以帮助孩子提前了解课程内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复习则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定期检查他们的预习和复习情况。
3、加强练习: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他们选择适合的练习题集,让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4、建立错题本:要求孩子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并定期复习错题本,避免再次犯错。
三、培养学习兴趣
1、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购物时让孩子帮忙计算价格、找零钱;在烹饪时让孩子帮忙测量食材的用量等。
2、开展数学游戏:通过玩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比如猜数字游戏、数字接龙游戏、24点游戏等,这些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鼓励自主探索:给孩子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尝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当孩子成功解决问题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寻求外部帮助
1、与老师沟通:家长要与孩子的数学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向老师请教如何在家中更好地辅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建议。
2、参加课外辅导班:如果孩子的数学成绩较差,且通过家长的辅导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可以考虑为孩子报名参加课外辅导班,专业的辅导老师能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对于小孩在小学数学成绩差的问题,家长需要耐心地与孩子一起面对挑战,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