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 | 时间安排 | 具体步骤 | 注意事项 |
审题与理解 | 5 - 10 分钟 | 1. 仔细阅读题目至少两遍,圈出关键词和重要信息,2. 确定题目类型(如计算、应用、几何等),3. 用自己的话复述题目,确保理解无误。 | 避免遗漏关键条件,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词。 |
制定计划 | 5 - 10 分钟 | 1. 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2.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或策略(如公式法、画图法、列表法等),3. 规划解题步骤,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 方法要适合题目类型,步骤要清晰合理。 |
执行计划 | 15 - 30 分钟 | 1. 根据选定的方法进行计算、推理或操作,2. 认真书写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格式规范,3. 如遇困难,及时回顾已知条件和方法,调整思路。 | 计算准确,逻辑严谨,保持耐心。 |
检查答案 | 5 - 10 分钟 | 1. 代入原题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2. 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有误,3. 从不同角度审视答案,看是否合理。 | 可采用逆向思维或估算等方法检查。 |
在实施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