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平时法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数学技能,以下是关于小学数学平时法的详细解释,包括定义、特点、具体步骤以及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
一、定义
平时法是指将复杂运算分解为若干简单运算步骤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部分。
二、特点
1、简化运算:通过将复杂运算拆解成简单的部分,使得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运算过程。
2、培养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3、实用性强: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金融计算、工程预算等。
三、具体步骤
1、确定基准数:选择一个容易计算的数字作为基准数,在计算1234乘以15%时,可以选择100作为基准数。
2、分解运算:将目标数值分解为基准数和偏差两部分,1234可以分解为1000(基准数)和234(偏差)。
3、计算偏差:根据运算类型,对偏差进行相应的处理,在乘法中,偏差通常表现为百分比。
4、进行运算:将基准数和经过处理的偏差结合起来进行计算,将1000乘以1.15得到1150,然后将234与1150相加得到最终结果1384。
四、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
平时法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1、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
2、图示法: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列表法: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
4、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5、游戏化教学法:将数学内容融入游戏或竞赛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7、认知导学法:通过提出思考性问题和启发性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五、示例
假设我们要计算1234乘以15%的结果,可以采用以下平时法步骤:
1、确定基准数:选择100作为基准数。
2、分解运算:将1234分解为1000(基准数)和234(偏差)。
3、计算偏差:15%的偏差为15%,即0.15。
4、进行运算:将1000乘以1.15得到1150;将234与1150相加得到最终结果1384。
小学数学的平时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通过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