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在谈论小学数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方面 | 具体内容 |
学习内容特点 | 小学数学学习依存于生活实际经验,注重从学生的感性出发,以直接、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知识,每一单元的学习任务较少,由简单到容易,学习时间充分,小学数学主要围绕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三大块内容展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出现。 |
学习方法特点 |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低年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一般要借助实物、图像或头脑中的表象来完成;高年级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小学数学学习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和学习的基础性,学生更多注重学习结果,对为什么没有过多的追究,且依赖性比较强,对于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还不是很适应。 |
教师教学方法 | 小学数学内容多来源于生活,趣味性较强,不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情感体验。 |
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点是与初中的知识点有联系的,如“数与代数”中的正负数与初中数学的数轴、分配律与提公因式、认识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等;“图形与几何”中的线与角和直线、线段的性质、角的认识与相交、互补、互余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与立体图形认识等;“统计与概率”中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与两组数据的比较、可能性与概率等,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对这些有助于初中数学学习的知识点应加以重视。 |
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 | 小学数学学习为初中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小学阶段对基本计算的熟练掌握、对图形的基本认识等,都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养成的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等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对初中数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