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啊?数学作业发下来的时候,看到证明题后面那个红红的问号,心里头那个憋屈劲儿啊…明明觉得自己写得挺对的,咋就被扣分了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证明过程到底该怎么整,保证手把手教会你,让你下次考试直接亮瞎老师的眼!
证明题到底在考啥?
可能很多同学都以为证明题就是"把答案写出来就行",大错特错啦!老师其实想看的是你的逻辑链条,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步都得严丝合缝,举个栗子,你告诉别人"我中午吃了饭",别人问"你咋证明",总不能直接说"我就是吃了"吧?得说"食堂阿姨给我打的饭""饭卡扣了5块钱""餐盘里还有菜汤",这些才是完整的证据链对不对?
第一步:先搞明白啥叫"已知"和"求证"
每次看到证明题别急着下笔,先拿红笔把题目里的已知条件圈出来,比如题目说"在△ABC中,AB=AC",那这个就是你的起跑线,然后重点看最后要证明的结论,就像打游戏的目标任务一样,这一步做不好,后面全得跑偏——就像你要去超市买酱油,结果跑进商场就直奔服装区,那不白瞎嘛!
举个真实案例:上学期有个学生做三角形全等证明,题目里明明给的是"角平分线",他愣是看成"中线",结果写了三大张草稿纸都没证出来,你说亏不亏?
第二步:玩转数学版的"因为所以"
这个环节最关键的就是逻辑连接词的使用,记住这个万能公式:因为...(已知条件)→ ..(定理/公式)→ ..(得出结论),比如说要证明两个角相等,就可以套用:
因为AB=AC(已知)
ABC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定义)
B=∠C(等腰三角形性质)
注意!这里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跳步骤,就像煮泡面,直接跳过烧水环节把面饼扔锅里,肯定煮不熟啊!上次考试有个同学写"因为AB=CD,所以两三角形全等",直接被扣了3分,为啥?中间缺了"对应边相等"这个关键步骤呗。
第三招:定理公式要像背歌词一样熟
证明题说白了就是搭积木,定理公式就是你的积木块,给大家个狠招:把课本上所有黑体字定理抄在小本本上,每天上厕所的时候看两眼,比如看到"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距离相等",马上能在脑子里画出示意图,这才是真·学明白了。
重点来了!千万别死记硬背定理的文字描述,要理解它的应用场景,就像背"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光记住顺口溜有啥用?得知道啥时候用这个规律啊!
第四步:逆向思维开外挂
这个技巧绝对要划重点!当你卡壳的时候,试试从要证明的结论倒着推,比如说要证"四边形是矩形",那得先满足"三个角是直角"或者"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就像玩迷宫游戏,从出口往回找路往往更简单。
记得上学期教过个学生,让他证明两直线平行,他正着推了半小时没进展,后来试着倒推:"要证明平行→需要同位角相等→现在有什么角能用?→哦!原来题目里藏了个对顶角!"豁然开朗有没有?
第五关:检查环节不能省
写完证明别急着交卷,用这三板斧检查:
1、每个结论都有依据吗?(别出现"显然可得"这种鬼话)
2、有没有偷偷用没证明过的结论?(禁止开外挂!)
3、图形标注和文字描述一致吗?(别图上标着∠1,文章里写成∠2)
上次月考就有个惨痛教训:某学霸证明到关键步骤写了个"由勾股定理得",结果题目给的是锐角三角形,根本不能用勾股定理!直接10分大题全扣光,你说冤不冤?
最后说说我的私房心得
证明题其实就像破案,你要当个侦探,把零散的线索(已知条件)用逻辑的绳索(定理公式)串起来,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像在迷雾里找路,但多练几道题就会发现,数学证明根本就是套路大全!
记住啊,遇到卡壳的时候千万别死磕,起来喝口水,把题目条件重新读一遍,说不定就有新发现,就像玩拼图,有时候离太近反而看不清全貌,退后一步反而能发现关键碎片在哪,数学证明这事儿吧,说难也不难,关键是要找到那个"啊哈!"的顿悟瞬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