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多新手朋友都遇到过?打开数学书想加张图,结果发现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别慌啊老铁!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保管你听完直拍大腿:"原来这么简单!"
-----分割线
第一个问题:到底为啥要在数学书里加图片?
举个栗子啊,你见过哪个小朋友看到满页数字不犯困的?但要是换成小动物分苹果的插图,效果立马不一样,我表弟三年级那会儿死活学不会分数,后来老师画了个切披萨的图,他当场就懂了,所以说啊,图片是数学和小朋友之间的翻译官,能把抽象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分割线
第二个关键:插图到底插哪儿最合适?
这里有个黄金法则——哪里卡壳插哪里,比如讲"鸡兔同笼"应用题,光列算式能把人绕晕,这时候在旁边画个农场场景,鸡两条腿、兔子四条腿一目了然,再比如说几何图形,你光写"正方体有12条棱",不如直接画个三维立体图来得实在。
-----分割线
第三个难题:不会画画怎么办?
嘿!这就问到点子上了!我头回做课件的时候,画个圆都歪歪扭扭的,后来发现几个神器:
1、截图大法:直接从靠谱的素材网站下载(注意版权!)
2、几何软件:像GeoGebra这种,能自动生成标准图形
3、手绘扫描:拿铅笔画完拍个照,用修图软件调调对比度
4、贴纸素材:某宝十几块能买上千个数学主题贴图
-----分割线
第四个重点:图片和文字怎么搭配?
这事儿就跟炒菜放盐似的,讲究个适量,我见过有的教材整页都是图,结果重点都被淹没了,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文字在前,插图在后:先讲概念再配图解释
关键步骤标序号:比如解题流程分三步,就在图上标①→②→③
颜色别超过三种:红黄蓝全用上看着像彩虹糖包装
留白很重要:别让图把文字挤到边边角角
-----分割线
第五个误区:以为随便找张图就行
去年帮朋友改教材就栽过跟头,他找了个卡通小猴数香蕉的图,结果小朋友光盯着猴子看,压根没注意香蕉数量,所以说啊,图片必须紧扣知识点,比如教"对称轴",用蝴蝶翅膀就比用大楼照片合适得多。
-----分割线
第六个技巧:让图片自己会说话
举个真实案例啊,有个老师讲"行程问题",直接画了条马路,上面标着学校、公园、超市的距离,学生一看图,自己就能编应用题,这种互动式插图效果特别好,比干巴巴的例题强十倍。
-----分割线
最后说说个人看法
我觉得现在很多数学书还是太保守了,插图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式,现在小朋友都玩iPad长大的,完全可以用动态图啊!比如用gif展示圆柱体展开成平面的过程,这不比静态图直观?不过要注意文件别太大,不然打印出来糊成一团。
对了,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太追求完美,刚开始插图丑点没关系,重点是把概念讲清楚,就像我刚开始画的圆像土豆,但学生照样能理解圆周长公式,记住啊,内容为王,美观是锦上添花。
啊,数学插图这事说难不难,关键得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想问题,下次做教材时不妨先问问:如果我是学生,看到这张图能马上get到重点吗?多试几次,保准你的插图水平蹭蹭往上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