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到教数学啊,好多新老师一上来就慌得不行——课本那么厚,知识点密密麻麻,学生又坐不住,这可咋整?别急别急,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事,保证让你听完不迷糊!
(敲黑板)首先咱得解决个大问题:数学课为啥总让人觉得无聊? 学生看见公式就犯困,老师讲得嗓子冒烟也没人听,这不白忙活嘛!要我说啊,关键就在于——别把课堂变成单口相声!
举个真实例子啊,我有个同事刚教书那会儿,整节课就对着黑板写板书,底下学生睡倒一片,后来他学精了,有天教"勾股定理"直接带学生去操场量旗杆高度,你猜怎么着?连平时最爱走神的"刺头"都抢着拉卷尺!知识点活起来,课堂才有生命力嘛!
那具体该咋备课呢? 记住三字诀:拆、链、玩!
1、拆:把大块知识点切成小蛋糕,quot;一元二次方程"拆成"配方→求根→应用"三步走
2、链:新旧知识要串成糖葫芦,教"相似三角形"时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区别
3、玩:备课时至少准备3个互动环节,像分组解题竞赛、数学谜语接龙啥的
(突然拍大腿)对了!上周我班教"概率",直接拿了副扑克牌玩抽牌游戏,红桃算1分,黑桃扣2分,最后算小组总分,你猜怎么着?连概率公式都不用背,学生自己就琢磨出计算方法了!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咋办? 来来来,教你个绝招——分层任务卡!
• 青铜任务:课本例题改编(给基础薄弱同学找自信)
• 白银任务:结合生活场景的应用题(适合中等生)
• 王者任务:带陷阱的变式题(让学霸们动真格)
记得上学期有个转学生,刚来连分数加减都不会,我就专门给他青铜任务,做完就盖章画星星,两个月后这小子居然主动要王者任务,现在数学能考80多分!成就感才是最好的老师啊!
说到课堂管理,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就是——把安静当认真!有些老师觉得鸦雀无声才是好课堂,其实大错特错!真正的数学思维都在讨论中蹦出来的!
有回我让学生讨论"哪种统计图最适合展示班级身高数据",开始还担心他们闲聊,结果听见有个小组在吵:"折线图是看趋势的!""可柱状图对比更明显啊!"这不正是咱们要的批判性思维吗?后来他们还自己上网查资料,比老师直接给答案强多了!
作业布置也有讲究! 记住三个"别":
1、别搞题海战术(20道重复题不如5道变式题)
2、别当甩手掌柜(要布置就得自己先做一遍)
3、别只会打叉画勾(在作业本画个表情包都比写"重做"管用)
前阵子尝试了个新花样:让学生用"函数知识"设计游乐园过山车轨道,交上来的作业简直惊呆——有用软件画三维图的,有用乐高拼模型的,还有个女生写了首函数打油诗!创造力这玩意儿,你给空间它就发芽!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教书这行当啊,最怕的就是自己先失去热情,有次连着三节课讲"因式分解",我自己都讲得犯困,结果学生自然更没精神,后来想通了,老师眼里有光,学生心里才会亮堂,现在每次进教室前,我都先对着走廊窗户咧嘴笑三下,别说,这招真管用!
说到底,教数学不是往脑袋里灌公式,而是帮学生装上"数学眼睛"看世界,路上看见井盖要想到圆形稳定性,买菜算账能条件反射用方程,这才是真本事!慢慢来,别着急,咱们和学生啊,都是在磕磕绊绊里一起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