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部分)
哎,你遇到过这种情况没?面对一群初中生,手里拿着数学课本,但台下学生要么发呆、要么偷摸聊天,这时候咋办?空讲课啊,说白了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但新手小白一上来容易慌,讲着讲着就成了“单口相声”,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让这种看似枯燥的空讲课,变得既有趣又有料!
核心问题一:空讲课为啥容易“冷场”?
先别急着怪学生不配合,咱们得反思自己,你想想,如果老师全程念PPT、不抬头、语调平得像心电图,换成是你,能撑几分钟?学生走神,多半是因为内容没“勾”住他们。关键点在这儿:空讲课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用技巧制造“隐形互动”,比如突然抛个问题:“哎,这个公式长得像啥?有没有人觉得它像汉堡包?”(停顿两秒)这时候就算学生不回答,脑子里也会自动联想,懂了吧?用提问、比喻、甚至自嘲,把学生的注意力拽回来。
核心问题二:怎么把抽象数学讲得接地气?
举个例子啊,讲“勾股定理”的时候,别一上来就a²+b²=c²,你可以说:“各位,假设你是个古希腊的包工头,要修个直角围墙,手头没量角器咋办?这时候有个叫毕达哥拉斯的哥们儿告诉你,只要量3米、4米、5米的三边,直角就出来了!这就是最早的‘偷懒神器’啊!”把知识点和现实场景挂钩,学生立马觉得“这玩意儿有用”,再比如讲负数,可以调侃:“你钱包里欠了5块钱,数学上就是-5,这时候千万别问你妈要钱,她会说:‘负负得正?那你再欠5块试试?’”(此处可配个无奈摊手的表情)
核心问题三:如何设计节奏,避免学生犯困?
记住三个字:短、变、炸。
短:每讲5分钟知识点,插个1分钟小故事或冷笑话,比如讲方程时突然来一句:“方程就像谈恋爱,你总得找到那个对的‘x’才能解出来,对吧?”
变:切换教学工具,用粉笔写板书太单调?试试突然掏出一把尺子当“宝剑”,指着黑板说:“看好了!这个几何图形,就是咱们今天的‘终极BOSS’!”
炸:制造意外感,讲到关键处,故意写错一个数字,等学生发现后立刻认怂:“哎呀,老师这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你们可别学我!”
核心问题四:板书和PPT怎么用才不尴尬?
新手常犯的错:要么板书乱成鬼画符,要么PPT字多到能出书。记住两个原则:
1、板书是骨架,PPT是衣服,核心公式、推导过程一定手写,让学生跟着你的笔尖走;PPT只放图片、动画或关键结论。
2、颜色别超过三种,红笔标重点,蓝笔写例子,黑笔打辅助,整块黑板搞得像彩虹,学生眼睛都得瞎。
举个反面案例:某老师用PPT放了一整页文字,自己站旁边干念,结果学生集体低头玩橡皮…(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个人观点时间!
我觉得啊,空讲课最难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怎么让学生觉得“老师和我是一伙的”,比如讲函数图像时,我常开玩笑:“这个抛物线开口向上,说明它心情不错;要是向下,估计是考试考砸了。”学生一听就乐,乐完反而记住了,再比如,遇到学生回答错误,千万别冷脸,可以说:“这位同学成功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离真理更近一步!”说白了,教学就是一场“注意力争夺战”,你越放松,学生越愿意跟你走。
最后的小提醒
别指望一次就能讲完美,我第一堂课紧张到板书写错仨字,学生憋笑憋出内伤,但后来发现,偶尔露怯反而拉近距离扎实、态度真诚,哪怕技巧生涩,学生也会给你机会,对了,下课后可以偷偷问学生:“今天哪个环节最无聊?”他们的吐槽,比啥培训都有用!
好了,今天就唠到这儿,下次上课前,记得对着镜子练个“歪嘴战神”式的自信微笑——毕竟,数学不可怕,怕的是你比学生还慌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