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刚上初中的小老弟小老妹们是不是经常被数学整得头大?是不是经常盯着作业本上的方程和几何图发愣?别慌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事儿,数学这东西吧,说白了就是个"先苦后甜"的科目,你越怕它就越难搞,但要是找对方法,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开窍了!
第一个问题来了: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到底有啥区别?
我跟你说,这可不是简单加减乘除升级版!小学数学像搭积木,老师手把手教你怎么拼,初中数学突然变成乐高套装,盒子一拆开哗啦倒出几千个零件,关键还没说明书!这时候你要是死记硬背公式,绝对会被绕晕。
举个例子吧,我初中的同桌小王,小学次次数学满分,结果初一第一次月考,他对着试卷上的绝对值符号发愣半小时:"这俩竖杠是啥?新出的表情符号?"所以说啊,提前预习课本目录特别重要,至少知道接下来要玩什么新花样。
第二个关键点:上课到底该怎么听讲?
别以为盯着黑板就是认真!数学课最怕两种人:一种是全程抄笔记的复印机型,另一种是神游天外的云游型,正确姿势应该是手脑并用三件套:
1、老师写例题时跟着在草稿纸上算
2、讲新概念时马上在课本找对应位置画线
3、遇到听不懂的立马画个大大的问号
上周碰到个初二学妹,她有个绝招:把课本空白处当聊天框,老师讲课时随时在旁边写弹幕,quot;原来负数开平方是这么回事!""这个公式长得好像游戏技能图标啊",这样课后复习特别有画面感。
第三个灵魂拷问:作业写不完怎么办?
先泼盆冷水:初中数学作业量是小学的三倍起跳!但别急着崩溃,教你个绝活——作业分拣法:
- 一看就会的题:快速过,就当复习
- 需要想一会的题:重点标注,这些才是提分关键
- 完全懵逼的题:果断画骷髅头,第二天逮着老师问
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教育局调研发现,每天花20分钟整理错题的学生,三个月后数学平均分能涨15分!所以别傻乎乎地闷头刷题,错题本才是真神器,对了,记得用三种颜色笔:黑色写题目,红色标错因,绿色记正确解法。
第四个误区预警:辅导班真的有必要吗?
这事得看情况!如果你上课完全听不懂,作业全靠蒙,那确实需要补补基础,但要是能跟上大部队,盲目报班反而会打乱学习节奏,我表弟就是反面教材,周末连上三个数学班,结果现在看见数字就想吐。
有个省钱妙招:B站上搜"洋葱学院"、"一数"这些up主,很多免费视频讲得比补习班还清楚,上次帮邻居家小孩找资源,发现居然有人用《王者荣耀》的英雄技能讲解函数图像,现在的老师也太会玩了吧!
第五个隐藏关卡:考试总发挥失常咋整?
先别急着怀疑智商!考场心态比知识储备更重要,教你个绝招:把平时作业当考试,把考试当作业,具体操作就是:
1、写作业掐表计时,强迫自己提高速度
2、考试前夜准备好"幸运文具",给自己心理暗示
3、遇到卡壳的题先深呼吸,在草稿纸上乱涂两笔
说个真人真事,我初三时的数学课代表,平时小测次次满分,大考就掉链子,后来他发现是考试时总纠结前面的题,导致后面来不及,改成"做五题检查一次"的节奏后,中考直接拿了满分!
最后说说最玄学的问题:数学思维到底怎么培养?
别被这个词唬住!说白了就是把生活场景和数学挂钩。
- 帮妈妈买菜时心算总价
- 玩密室逃脱注意找几何图案
- 甚至看NBA都可以琢磨球员的抛物线投篮
有个冷知识:德国小学生三年级就开始用数独培养逻辑思维,咱们虽然起步晚,但完全可以自己加练,手机下个数独APP,每天通勤时玩两把,坚持一个月,保证你看数学题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数学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个需要慢慢攻略的游戏副本,刚开始被小怪虐很正常,多攒经验值升级装备,迟早能推倒大BOSS,对了,上次同学聚会听说当年那个见数学就哭的妹子,现在居然成了高中数学老师!所以啊,千万别给自己贴"数学渣"的标签,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