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先来个小问题)哎,你说为啥孩子同一道题能错三次?是因为粗心吗?还是压根没搞懂?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个事儿,我当数学老师十年了,见过太多娃儿把错题本写得像"忏悔录",结果下次考试还翻车,其实啊,改错题这事儿得讲究策略,光靠抄题目可不行!
第一招:先搞明白"凶手"是谁
错题分两种:一种是"手滑型"(比如3+5算成7),一种是"真不会型",你信不信?80%的错题其实根本不需要老师教!举个例子,上周二班有个娃儿把"125×8"算成1000,结果写成了10000,这明显是手滑啊!但家长非逼着孩子做十页计算题,这不就整岔劈了嘛?
(举个手)这时候该咋整?简单!用荧光笔把错的地方圈出来,让孩子自己当侦探,我班上有个小姑娘,每次都用粉色荧光笔标计算错误,绿色标概念错误,你猜怎么着?两个月后她计算错误率直降60%!
第二招:别让错题本变"抄写地狱"
见过那种把整道题连答案抄十遍的操作不?这跟罚写"我再也不上课说话"有啥区别?完全走偏了!有效的错题本得有三个要素:
1、原题(带错误答案)
2、错误原因(用孩子自己的话写)
3、正确解法(分步骤画出来)
(敲黑板)重点来了!最好让孩子用便利贴把这三个要素分开写,比如上周有个娃儿在便利贴上画了个哭脸,写着"我把除号看成加号了,下次要戴眼镜做题",你看,这不比冷冰冰的"粗心"俩字强多了?
第三招:玩转"错题变形计"
你以为改完错题就完事了?太天真!我班上有个男生,应用题老是把"多多少"和"少多少"搞反,后来我让他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大十倍,结果他秒懂——"老师!当数字变成500和50的时候,明显不能减反啊!"
这里教大家个绝活:把错题里的数字、单位或者条件换掉,让孩子重新做,比如说原题是"小明有8个苹果,吃了3个",可以改成"小明有80颗糖,送给同学35颗",这种"换马甲"练习特别管用,专治各种一知半解。
第四招:建立"错题红绿灯"系统
(这里停顿一下)哎,说到这个我可得嘚瑟嘚瑟,去年给班里搞了个创新实验,让娃儿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贴纸给错题分类:
- 红灯:完全不会的题
- 黄灯:会但老出错的题
- 绿灯:已经掌握的题
结果你猜怎么着?期末考平均分直接涨了12分!有个家长跟我说,孩子现在自己会嚷嚷:"妈妈这道题还是黄灯,快帮我出两道类似的!"可视化分类这招真的绝,孩子对自己的弱点门儿清。
第五招:抓住"黄金72小时"
知道为啥很多错题讲完就忘吗?因为没抓住复习时机!科学研究表明(这里得有点数据支撑),在错题产生后的3天内复习3次,记忆留存率能达到90%,具体咋操作?举个例子:
- 第一天:改错+写解析
- 第二天:把题目条件反过来出题(比如原题是买文具花了多少钱,改成卖文具赚了多少钱)
- 第三天:让孩子当小老师讲给家长听
上周有个爸爸跟我说,他闺女现在改错题比玩手机还积极,因为能过把老师瘾,你看看,这招既巩固知识又培养表达能力,一箭双雕啊!
(最后来点实在的)说到底啊,改错题不是让孩子承认自己不行,而是要他们发现"原来我可以更行",我班上有个娃儿,把错题本取名叫"打怪升级手册",每解决一个错题就给自己画颗星星,现在人家可是数学课代表呢!所以呀,别把错题当负担,它们可是通往满分的台阶,踩稳了就能往上蹿!
(突然想起个事儿)对了,千万别信什么"错题必须手抄"的说法,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用手机拍个照,装个错题管理APP不香吗?关键是行动起来,方法对了,效果自然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