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审题技巧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有些题目特别难,怎么都做不对,其实啊,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会做,而是没有审好题,就像你本来要去东边,结果因为没看清方向,往西边走了,那肯定到不了目的地呀,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初中数学的审题技巧,让你做题的时候不再稀里糊涂,能更精准地找到解题思路。
一、仔细读题是关键
咱拿到一道数学题,第一步得干啥?没错,就是仔仔细细地把题目读上几遍,就像你看一本有意思的小说,得慢慢品味里面的情节一样,可别小瞧这一步,很多同学就因为着急,看了一半题目就开始做题,结果理解错了题意,那后面的答案自然也就错啦。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某工厂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50个,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个,提前2天完成任务,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你要是匆匆忙忙看一遍,可能就只看到一些数字,忽略了关键的条件,你得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读,把每个条件都弄明白,像这里“原计划每天生产50个”“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个”“提前2天完成任务”,这些条件都是解题的关键,一定要牢牢抓住。
二、划出关键词和关键数据
在仔细读题的过程中,别忘了把那些重要的词和数字圈出来或者划出来哦,这就好比你在一堆宝藏里找金子,把这些关键的东西标记出来,等会儿做题的时候就不容易遗漏啦。
还是拿刚才那道题来说,“原计划每天生产50个”里的“50”,“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0个”里的“10”,“提前2天完成任务”里的“2”,这些都是关键数据,把它们划出来,我们在分析题目的时候就能更清楚地理清数量关系。
三、理解题目中的关系
数学题里往往藏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等,咱们要学会把这些关系理清楚,就像解开一团乱麻一样,把线头一根一根找出来,捋顺了。
比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明去商店买文具,一支铅笔2元,一个笔记本3元,他一共花了15元,买了3件文具,问他买了几支铅笔和几个笔记本?”这里面就有数量关系呀,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设铅笔买了x支,笔记本买了y个,根据题意就可以列出方程:2x + 3y = 15,还有x + y = 3,把这两个关系式列出来,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四、画图辅助审题
有些题目呢,光靠文字描述可能不太好理解,这时候咱们就可以发挥想象力,动手画个图来帮忙啦,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画图能让你更直观地看到题目中的条件和关系。
比如说几何题:“已知三角形ABC中,AB = AC,∠A = 40°,求∠B和∠C的度数。”你可以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标上边长和角度,这样一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很快就能算出∠B和∠C都是70°啦。
五、转换说法,换种方式理解
如果题目的说法比较绕,不好懂,那咱不妨换个说法,用自己的话把它重新描述一遍,就像你给别人讲一个故事,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讲出来,就更清楚啦。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甲数的三分之一等于乙数的五分之二,甲数比乙数多12,求甲数和乙数。”你可以把它换成这样的说法:“把甲数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和把乙数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是相等的,而且甲数比乙数多12,求甲数和乙数是多少。”这样一说,是不是感觉更容易理解了呢?
六、检查题目是否有隐含条件
有些题目啊,表面上看起来条件都给了,但其实还有一些隐藏的条件等着你去发现呢,就像寻宝游戏,除了明面上的线索,还有些暗线需要你去挖掘。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3和4,求斜边上的高。”这里面有个隐含条件,就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呀,一种是两直角边的乘积除以2,另一种是斜边乘以斜边上的高再除以2,通过这个隐含条件,我们就可以先求出斜边的长度是5,然后再根据面积相等列出方程求出斜边上的高啦。
呢,审题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呀,只要你掌握了这些审题技巧,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理解关系、画图辅助、转换说法、检查隐含条件,相信你在做题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啦,数学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多练习,一定能学好的!加油呀,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