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数学如何绘画
哎,说到这学数学啊,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头疼,公式多、题目难,但你知道吗?其实数学和画画是能挂上钩的,不信?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怎么通过绘画来搞定小学初中的数学问题。
一、为啥要用绘画学数学?
1. 形象直观,好理解
数学里有些概念挺抽象的,光靠文字描述,脑袋里很难有个清晰的画面,比如说几何图形,什么三角形、四边形的,画出来一目了然,再比如函数图像,那一条条线,弯弯曲曲的,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2. 培养空间想象力
尤其是到了初中,立体几何的题目多了去了,要是空间想象力不行,那可真是两眼一抹黑,通过绘画,把立体图形画在纸上,标上各个面、棱、顶点,慢慢就能想象出它在空间中的样子了。
3. 提高解题效率
有些数学题,特别是应用题,文字老长一段,看着就晕,要是把它转化成图画,关键的信息都标注出来,等量关系一下子就清楚了,解题也就快多了。
二、小学数学绘画要点
(一)数的认识与书写
1. 数字宝宝画像
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认识数字是头等大事,咱们可以给每个数字画个像,0”像个圆圆的鸡蛋,“1”像一根直直的铅笔,“2”像一只弯弯的鸭子,这样孩子一看到数字,脑海里就有画面了,记得也牢。
2. 数轴绘画
到了高年级,学习数轴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动手画数轴,先画一条水平的直线,标上原点(0),规定一个单位长度,然后按照顺序标上正数和负数,这过程中,孩子对数的大小、正负的概念就清晰多了。
(二)图形认识
1. 平面图形大集合
拿出一张纸,让孩子把学过的平面图形都画一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一边画一边说它们的特点,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
2. 图形拼组
给孩子一些小卡片,上面画着不同的图形,让他们试着拼出新的图案,像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不仅好玩,还能加深对图形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简单应用题
1. 线段图大法
遇到加减法应用题,教孩子画线段图,比如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又给了他 3 个,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画一条线段代表小明原来的 5 个苹果,再画一条同样长的线段代表小红给的 3 个,然后把两条线段合起来,8 个苹果,答案不就出来了嘛。
2. 示意图辅助
乘法应用题呢,可以用示意图,比如每行种了 4 棵树,种了 3 行,一共种了多少棵,画 3 行,每行画 4 个小树苗,数一数总共 12 个,对应乘法算式 3×4 = 12,孩子一看就懂。
三、初中数学绘画进阶
(一)代数部分
1. 函数图像绘制
初中开始学函数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这些,先从简单的一次函数 y = kx + b 入手,给定不同的 k、b 值,让孩子在坐标系里画图,他们会发现,k 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b 决定直线和 y 轴的交点位置,多画几次,对函数的性质就理解深刻了。
2. 方程与不等式的图解
方程和不等式也能用图来解,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画出两个方程对应的直线,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画出函数图像后,根据图像的位置关系确定解集范围,比单纯解不等式直观多了。
(二)几何部分
1. 立体图形展开图
初中几何里,立体图形变多了,让孩子画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展开图,了解它们的各个面之间的关系,比如正方体展开图有 11 种不同的样子,画几遍就能记住了,考试的时候遇到求表面积、体积的题目,心里就有底了。
2. 几何证明辅助
几何证明题有时候思路不好找,这时候画画就能帮忙了,已知条件在图上标清楚,要证的结论也写出来,然后尝试从结论往回推,看看缺哪些条件,一步步在图上补充线段、角度相等的信息,思路就慢慢有了。
四、绘画工具推荐
1. 铅笔和橡皮
最基础的,铅笔用来打草稿、画图,橡皮修改错误,方便得很。
2. 直尺、三角板
画直线、垂线、平行线离不开它们,尤其是三角板,45°、60°、90°的角都有,画几何图形的时候特别好用。
3. 圆规
画圆、弧线全靠它,保证画出来的图形标准又好看。
五、常见问题解答
1. 孩子画画不好看怎么办?
嘿,咱这是学数学,又不是搞艺术展览,只要图形画得大概齐,能把关键信息表示出来就行,多画几次,自然就熟练了。
2. 没时间专门练绘画怎么办?
不用专门花大把时间,做数学题的时候,顺手把题目里的条件用图画出来,养成习惯就好了,平时写作业、做练习册都可以这么干。
3. 孩子抵触怎么办?
那就从小的、简单的开始,比如先画画数字宝宝啥的,让他觉得好玩,或者给他展示一些用绘画解决难题的例子,让他知道这方法真有用,慢慢就接受了。
你看,小学初中数学和绘画结合起来,是不是没那么枯燥了?说不定你家孩子还能从中找出学数学的乐趣呢,别犹豫了,赶紧让孩子拿起笔,一边画一边玩转数学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