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先抛个问题)哎,你说现在小学生数学题怎么越来越难了?我表弟前两天拿着作业本问我:"哥,这个分数应用题我明明上课听懂了,回家怎么又不会了?"仔细一看,他笔记本上就歪歪扭扭抄了俩公式,其他啥都没有,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数学笔记到底该怎么记才带劲儿?特别是配上图片这事儿,可有讲究了!
(突然停顿)等等,先别急着找彩色笔!咱们得先整明白——(这里语气加重)数学笔记和语文笔记完全不是一回事!语文可以整段抄,数学要是光抄板书,那真是白瞎功夫了,来,咱们分步骤说。
第一步:装备要齐全,但别搞成文具展销会
(突然提问)你是不是觉得必须用高级笔记本?错!我见过数学最牛的同学就用方格本+三支彩笔搞定。
- 纯白纸本子容易写歪,带小方格的最适合画图
- 准备红、蓝、黑三色笔就行(红笔标重点,蓝笔写例题,黑笔日常记录)
- 便利贴必备!把容易忘的公式贴在课本目录页
- (举个栗子)我侄女小明用这套装备,期末图形题全对,老师都夸她坐标系画得比尺子还直
第二步:课堂记录有窍门,重点在"留白"
(模拟课堂场景)老师讲新课时,你是不是急着把黑板上的字全抄下来?停!记住这个口诀:"三记三不记"——
1、记老师重复三遍以上的内容(quot;分数除法要倒数"这种顺口溜)
2、记自己第一次没听懂的步骤(在旁边画个❓下课马上问)
3、记突然想到的"蠢问题"(quot;为啥不能除以零?"这种)
(换行)
不记啥呢?
1、课本上现成的定义不照抄(用荧光笔划书就行)
2、简单的计算过程不照搬(比如12×3=36这种)
3、老师开玩笑的段子不记录(除非和知识点有关)
(插入生活场景)上周我去听课,有个小朋友把老师说的"就像吃披萨要切块"都记下来了,结果重点公式反而没地方写,这不本末倒置了嘛!
第三步:图片不是装饰品,得会说话
(抛出关键问题)图片到底该怎么用?记住这三个关键词:解释、对比、提醒,具体操作:
流程图解步骤:比如解方程就用→连接各个步骤
树状图理关系:把几何图形的属性分叉画出来
实物图助理解:比如分数问题就画真实苹果切分图
(举个反面教材)上次看到有孩子把平行四边形画成彩虹色,还加了星星贴纸,结果考试时只记得贴纸不记得公式,这就跑偏了!
(突然转折)不过说真的,画图这事有诀窍——先用铅笔画框架,下课再用彩笔描,课堂时间宝贵,别整得跟美术课似的。
第四步:课后整理要"二次加工"
(自问自答)记完笔记就完事了?想得美!放学后要做三件事:
1、把课堂上的❓变成❗(查资料或问老师)
2、用不同颜色补充例题(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题)
3、在每页右上角写"一句话总结"(quot;本期重点:找单位1")
(插入数据)实验证明,课后花5分钟整理笔记的学生,三个月后知识点留存率高出47%!
第五步:活用电子设备但别依赖
(现身说法)我表妹试过用平板记笔记,结果...(叹气)她相册里全是模糊的板书照片,正确做法是:
- 只拍复杂图形或板书框架
- 当天必须整理到纸质笔记
- 用手机录音功能录解题思路(但别超过2分钟)
(突然激动)千万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笔记软件!小学生最需要的是动手写写画画的过程记忆。
(最后输出观点)要我说啊,数学笔记就像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敲黑板)别人的再好也不如自己琢磨出来的顺手,我坚持让班里孩子用最朴素的方格本,结果期末考他们班的图形题正确率比隔壁班高出一大截,这就说明,工具再高级,不如方法用对路。
(结尾突然变亲切)下次看到孩子笔记记得先夸两句:"这示意图画得真清楚!"然后再提建议,保准孩子越记越来劲,对了,那个问我问题的表弟现在笔记做得可溜了,上周还自己发明了"错题连环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