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到数学啊,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时候看到几何图形就头大,函数题做到一半就开始怀疑人生?特别是刚上初中的时候,突然从简单的加减乘除跳到坐标系,整个人都是懵的,这时候要是能找个地方问问同学,或者看看别人是怎么学的,那该多好啊...(突然拍大腿)对了!现在网上不是有很多学习交流群吗?不过问题来了——这些初中数学交流群到底怎么加?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个事儿!
第一个问题:为啥要加数学群?自己学不行吗?
嘿,先别急着划走!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作业本上的最后一道大题,盯着看了半小时愣是没思路,想找老师问又怕被说"这么简单都不会",这时候群里突然有人发了个解题视频,点开一看——"哦!原来辅助线要画在这儿!" 这感觉就像在沙漠里找到水壶啊!
我表弟去年刚上初一,死活不肯加学习群,结果月考函数题全军覆没,后来被我硬拽进个数学群,现在居然能给别人讲题了,所以你看,好的交流群就像随身携带的解题锦囊,关键时候真能救命。
第二个重点:怎么找到靠谱的群?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网上群那么多,我怎么知道哪个靠谱?" 问得好!去年我帮邻居家小孩找群的时候,发现这几点特别重要:
1、看群成员结构:全是广告党的群直接pass!要找有真实学生、老师互动的
2、查历史消息:点进去翻翻,如果都是"早上好"的问候图,没啥正经讨论的,赶紧跑
3、试水别急着发言:先潜水观察两三天,看看大家讨论的问题质量怎么样
比如我加的"初中几何突击队",管理员每天固定时间发典型例题,群文件里还整理好了各年级重点题型,这种有组织有内容的群才是真宝贝!
第三个关键:加群的正确姿势
找到目标群了,怎么申请通过呢?这里有个小窍门——申请理由千万别写"求拉"! 群主每天看到几十条这样的申请,凭啥通过你?试试这样写:
"初二学生,最近学全等三角形老卡壳,想跟同学们请教!"
或者
"家长,孩子正在准备中考,想找数学复习资料"
你看,这样说既表明了身份,又说明了需求,通过率至少提高50%!去年帮学妹申请时就这么操作,当天就进了三个优质群。
第四个要点:进群后要注意啥?
好不容易进了群,可别当哑巴啊!不过也别太激动,注意这些潜规则:
先看群公告:很多群禁止发广告,有些要求改名格式(quot;年级+昵称")
提问要具体:别问"函数怎么学"这种大问题,要说"今天作业第3题用配方法总出错"
及时说谢谢:别人帮你解答后,发个表情包也比装死强
别当伸手党:看到别人分享的好资料,自己也存点练习题回馈大家
记得有个新入群的小伙伴,上来就甩了十几道题要答案,结果被管理员警告,后来他改成每天分享自己的错题本,现在都混成群里的解题达人了。
第五个重点: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
新手常踩的坑,我都帮你整理好了:
1、群里没人说话怎么办?
- 试试主动抛问题:"今天老师讲的勾股定理证明,大家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 分享有趣题:"刚发现这道题居然有五种解法!"
2、总有人发广告咋整?
- 直接@管理员处理
- 建议群主开启"需审核入群"模式
3、讨论跑题了怎么办?
- 善意提醒:"咱们还是继续说刚才那道应用题吧"
- 自己开新话题:"有人做过去年期末的压轴题吗?"
上周群里有人突然聊起游戏,眼看要歪楼,我赶紧发了道趣味数学题:"谁能用三种方法证明1+1=2?" 结果讨论热度比刚才还高!
最后说说我的看法
加了十几个数学群后,我发现真正优质的群都有个共同点——像菜市场一样热闹又有序,既有学霸分享解题妙招,也有普通同学互相打气,最重要的是,这些群让我明白:数学不是单打独斗的游戏,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就能帮你捅破那层窗户纸。
不过也要提醒一句,别加太多群!我见过有人加了二十几个学习群,结果天天被消息轰炸,根本看不完,挑2-3个活跃度高的,每天抽半小时认真参与讨论,比加100个死群都有用。
对了,如果你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群,不妨先从班级群开始,我们班数学课代表建的群,现在都发展成跨校交流群了,上周还组织了线上解题大赛呢!关键不是加多少群,而是找到能真正帮到你的学习圈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