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好多家长都在问,小学生数学补习班到底有没有必要?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先说个真实案例啊,我邻居家小孩三年级数学考了70分,家长急得不行,立马报了个每周三次的补习班,结果你猜怎么着?三个月后成绩反而掉到65分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问题一:数学补习班到底是不是灵丹妙药?
先别急着掏钱包,咱们得搞明白补习班能解决啥问题,比如孩子是基础不扎实,还是应用题理解困难?举个栗子,有个家长发现孩子老是栽在“鸡兔同笼”这类题目上,后来找了个专门教解题思维的老师,两个月就突破了这个瓶颈,所以说啊,补习班有没有用,得看它是不是对症下药。
问题二: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上补习班?
这里我可得说点大实话了,有些娃在学校跟不上进度,作业本上全是叉叉,这种确实需要额外辅导;但有些孩子明明能考90分,家长非要冲满分,结果把孩子逼得看见数学就哆嗦。重点来了:
1、校内考试长期低于80分
2、孩子主动说"听不懂老师讲课"
3、家长自己完全辅导不了
这三个条件满足任意两条,再考虑报班也不迟。
问题三:线上课和线下班哪个更好?
这事儿真得分人,我表姐家娃在十八线小县城,线下老师还在教"设未知数为x"的老套路,结果孩子上网课接触到画图解题法,突然就开窍了,反过来看,自制力差的孩子上网课容易走神,盯着屏幕抠橡皮能抠半小时,所以说啊,关键看教学质量和孩子特点,别盲目跟风选贵的。
问题四:怎么避开补习班的坑?
教你们几招实用的:
1、先试听!别信广告里的"名师保分",有些老师讲课就像念经
2、看教材,要是还在用十年前的习题集,赶紧撤
3、问效果,直接要之前学生的进步案例,别不好意思
上次有个家长跟我说,花两万块报的班,结果老师拿手机搜题给孩子讲,你说气人不气人?
说到这儿,我得插个自己的观点了,现在很多补习班把"提前学"当卖点,三年级教五年级内容,看着很厉害是不是?但教育局调查显示,超前学习的学生中有43%到高年级反而出现厌学情绪,就像让小学生穿大人的鞋走路,看着步子大,实际更容易摔跟头。
问题五:不上补习班还能咋办?
别慌!我认识个家长的做法特别聪明——每天晚饭后全家玩24点扑克游戏,半年下来孩子计算速度飙升,还有位爸爸把买菜算账的活儿交给孩子,现在娃的心算比计算器还快,所以说啊,生活里的数学启蒙可比刷题有意思多了。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见过太多家长被焦虑牵着鼻子走,好像不报班就耽误了孩子一生,但教育这事儿吧,就像种庄稼,光施肥不松土可不行,要是孩子在学校都累得打瞌睡了,周末再塞进补习班,那真是本末倒置,记住啊,保护学习兴趣比多做100道题更重要,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