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先抛个问题)数学课一上就犯困?公式定理背了又忘?考试看到大题就手抖?别慌!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初中数学到底该怎么学才能不踩坑,我初中那会儿数学也考过不及格,后来摸爬滚打找到窍门,中考愣是考了年级前三,关键就一句话:数学不是靠天赋,而是靠方法!
---(分割线)
首先得搞清楚:初中数学为啥让人头大?
(敲黑板)和小学数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开始玩抽象了!以前算数都是具体数字,现在突然冒出x、y,还有各种函数图像,就像你妈突然让你自己买菜做饭,锅碗瓢盆都不认识,能不懵吗?
这时候别急着背公式,先搞懂三个基本操作:
1、把抽象变具象(举个栗子:方程不会解?想象成找走失的宠物,每一步都是缩小搜索范围)
2、用生活场景套公式(比如利润问题=进货价+利润=卖价,这不就是小卖部日常吗?)
3、动手画图别偷懒(函数题先画坐标系,几何题随手标角度,眼睛看十遍不如笔画一遍)
---(分割线)
上课听不懂咋整?试试这三板斧
(真实案例)我们班有个叫小明的,之前上课老走神,后来他发现个秘诀:提前5分钟翻课本!比如明天要讲全等三角形,今天就对着课本插图折纸玩,等老师上课时,他已经在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重点来了:
预习不是做作业(看懂30%就达标,重点标出"这个符号啥意思?")
上课要带脑子(老师写板书时,心里默念"接下来该证相似了吧?")
下课前3分钟最宝贵(赶紧把刚讲的核心公式写在便利贴上贴笔袋)
---(分割线)
错题本怎么做才不变成摆设?
(血泪教训)我以前把错题本当手账做,五颜六色贴满贴纸,结果考试照样错,后来老师一句话点醒我:"错题要分类,就像整理衣柜!"
具体操作:
1、按错误类型贴标签(计算失误-红色,概念不清-蓝色,完全不会-黑色)
2、用便利贴写解题思路(别直接抄答案!写"当时为啥觉得角A是60度?")
3、每周搞突击测验(随机抽5道错题,做对就奖励奶茶,亲测有效)
---(分割线)
遇到难题就放弃?教你个绝招
(数据说话)调查显示,76%的学生看到大题直接空着,但你知道吗?中考12分的压轴题,前两小问都是送分题!
破局关键:
学会拆解问题(把"证明四边形是菱形"拆成:先证平行四边形→再证邻边相等)
写步骤能得分(哪怕最后算错数,写对公式也有分,这叫"薅羊毛式答题")
建立解题兵器库(比如看到"利润率"就想到成本价×(1+利润率)=售价)
---(分割线)
考试总时间不够用?时间管理有玄机
(亲身经历)我同桌是个学霸,他有个变态习惯:平时写作业开秒表!结果中考时,他做完试卷还剩20分钟检查。
时间分配秘籍:
选择题前10题15分钟搞定(超过1分钟就蒙C,回头再检查)
大题按分值分配时间(6分题最多花8分钟,性价比自己算)
最后10分钟专攻卡壳题(这时候肾上腺素飙升,说不定灵光乍现)
---(分割线)
个人观点时间
学了这么多年数学,我发现个真理:数学就像打游戏通关,每章知识点都是新地图,错题本就是复活点,考试就是BOSS战,那些嚷嚷"数学没用"的人,就跟说"游戏没用"一样——不是真没用,是没玩明白!
初中数学最忌讳两点:一是死记硬背不思考,二是遇到困难就躺平,我见过太多同学从及格线逆袭到优秀,关键就在于——把数学当成侦探游戏,每个难题都是待破解的谜案,你,准备好当福尔摩斯了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