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说现在市面上这么多数学教辅资料,是不是挑得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刚上高中的同学,翻开某宝一搜"高中数学",跳出来几百本不同封面的书,封面还都印着"必刷""状元推荐""提分神器",这谁顶得住啊?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关键点:不是所有教辅都适合所有人,就像买鞋子得看脚码,选教辅也得看你现在啥水平,下面我就分几个阶段给大家掰扯掰扯。
第一关:基础弱得像豆腐渣怎么办?
要是你连三角函数公式都记不全,看到椭圆方程就头晕,那我劝你先别急着买那些厚厚的综合卷,这时候最该做的是——找本带详细讲解的基础教辅。
举个栗子,《教材帮》这种书就挺好,它会把课本上的例题掰开了揉碎了讲,每个步骤都给你标得明明白白,比如说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它会用不同颜色标出顶点移动轨迹,这就比干巴巴的公式好理解多了。
这里有个误区要提醒:千万别觉得做基础题丢人,我有个同学高一数学老不及格,后来硬是把《教材完全解读》里的基础题刷了三遍,结果期末考直接冲到年级前50,基础打好了,后面学啥都轻松。
第二关:中等水平怎么突破瓶颈?
如果你考试能拿个七八十分,但总是卡在最后两道大题,这时候就该换装备了。《高考必刷题》这种分题型训练的书特别管用,它把导数啊、立体几何啊这些重难点单独拎出来,每个专题都给你准备20道变式题。
重点来了:要刻意练习自己害怕的题型,比如很多同学看到参数方程就躲着走,但你要是能把《题型全归纳》里参数方程章节的50道题吃透,保管下次考试遇到这类题手都不带抖的。
这里插播个小技巧:买教辅记得看出版时间!像2023年新修订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里面新增了很多新高考题型,这就比老版本实用多了。
第三关:想冲140+的尖子生该刷啥?
到了这个段位,《金考卷》的45套模拟卷必须安排上,不过要注意质量比数量重要,我建议每周精做2套,把每道错题都做成错题本,比如去年有个学长,把做错的导数压轴题按解题方法分类整理,最后高考数学149分。
还有个秘密武器是《高妙数学思想》,这书虽然薄,但里头的"必要性探路""端点效应"这些高级解题技巧,能让你的解题速度直接起飞,不过要提醒一句:这些技巧就像辣椒,适量提味,过量伤身,基本功不扎实的慎用。
避坑指南来了!
1、警惕"押题密卷":去年有机构号称押中高考题,结果考生买了发现就是普通模拟题换个标题
2、远离"秒杀技巧"类书籍:这些所谓的大招在真实考场里八成用不上
3、别被厚度吓到:像《试题调研》虽然每辑才几十页,但专题突破效果比砖头书还好
最后说说我的私房建议:教辅在精不在多,与其买五本做不完的书,不如把一本经典教辅吃透,就像打游戏升级,先把新手村的怪刷明白了,再去挑战大Boss,对了,最近很多学校都在用《一遍过》配《必刷题》的组合,这个搭配确实香——前者打基础,后者练拔高,完美!
还有个冷知识:其实教育局每年都会公布教辅材料白名单,上你们省教育厅官网查查,比看网红推荐靠谱多了,记住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千万别跟风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