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备课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尤其是面对小学数学面试的时候,新手小白可能一头雾水:到底该从哪儿下手?怎么才能在有限时间里把课备得又专业又有趣?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手把手教你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搞定备课!
第一个问题:备课第一步该干嘛?当然是搞清楚面试要求啊!
很多新手一上来就埋头写教案,结果发现方向跑偏了,比如有的学校注重“探究式教学”,有的强调“基础知识扎实”,要是没摸清对方的需求,再好的设计也可能扑街。
具体怎么做?
1、查学校官网或招聘信息:看看有没有提到教学理念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分层作业”。
2、找教材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不同版本的知识点顺序可能不同(比如分数的引入时间差一个学期),别搞错了!
3、问过来人:如果有机会,偷偷问往届面试过的老师:“他们上次问的啥?黑板画图了吗?”(比如某老师曾因为没准备教具,临时用粉笔掰成两截教分数,结果反而加分了!)
第二步:教材分析不是抄目录,得挖出“隐藏关卡”
比如教《长方形的面积》,知识点本身简单,但面试官想看的是:你有没有把“面积公式”和之前学的“乘法意义”联系起来?会不会用“铺小方块”的动手活动让孩子理解“为什么长×宽”?
这里有个坑要注意:别光盯着知识点,课标里的核心素养才是隐藏考点!数感”“空间观念”这些词,得在教案里体现出来。
举个栗子🌰:教《钟表认识》时,可以设计一个“我是小导演”活动,让孩子用钟面模型摆出“动画片播放时间”,顺便培养“时间管理”意识——这比单纯认指针高级多了对吧?
互动设计:别让课堂变成“老师独角戏”
面试最怕冷场!想象一下:你讲得眉飞色舞,台下评委面无表情……这时候咋办?
记住三个字:“玩中学”!
低年级:用实物道具!比如拿一筐苹果教“平均分”,现场切水果(记得带纸巾擦桌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高年级:搞点“烧脑挑战”!“小明说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底边×斜边,你们同意吗?”——让学生分组辩论,你当裁判。
关键点:每个互动环节必须带明确目标!通过摆小棒,90%学生能说出3种凑十法”——评委就爱看这种可量化的设计。
突发情况预案:备胎方案比完美更重要
课堂永远有意想不到的事:学生答非所问、多媒体突然黑屏、甚至你自己紧张到忘词……这时候咋办?
个人血泪教训:
曾经在试讲时,一个孩子突然问:“老师,为什么1+1=2?”全场安静,我脑子一抽,回了一句:“你觉得呢?”结果孩子开始扯“爸爸妈妈加起来生了我”,反而成了课堂亮点!
所以记住:
1、准备万能话术:“这个问题很有创意,我们课后再讨论”或者“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吗?”
2、板书永远要有备份!哪怕PPT崩了,靠一支粉笔也能撑完全场。
试讲演练:别对着镜子练,要找“真人类”
很多新手以为把教案背熟就行,结果一上场舌头打结。
亲测有效的方法:
用手机录视频:看回放时重点关注“口头禅”(然后…”)和肢体动作(手插口袋、抖腿)。
找朋友当学生:最好找个熊孩子性格的,专门提奇葩问题:“老师,如果恐龙来上数学课怎么办?”
模拟卡壳:故意在练习时制造意外,比如突然跳过一页PPT,训练即兴发挥能力。
**最后一步:用检查表给自己打分
临上场前24小时,别再大改教案了!拿出这份清单做个自测:
✅ 每个环节时间标注了吗?(比如导入≤5分钟)
✅ 至少设计3个提问机会?
✅ 有没有超纲内容?(千万别为了显摆教勾股定理!)
✅ 板书分区是否清晰?(主板书、副板书、练习区)
✅ 备选方案写进教案了吗?(比如下雨天室外活动改室内)
**个人观点时间
说实话,面试备课就像做菜——食材(知识点)就那些,但评委想尝的是你独特的“调味方式”,有的老师非要把课设计得花里胡哨,结果孩子连基础题都没练明白;有的老师死磕知识点,课堂沉闷得像念经……
我的歪理邪说:一节课能让学生记住一个核心点,就是成功!比如教《圆的周长》,哪怕孩子回家只记得“π≈3.14”,但能说清楚“周长和直径有关系”,这课就没白上。
所以啊,别总想着“惊艳全场”,先做到“逻辑清晰、学生听懂”,剩下的都是锦上添花,毕竟教书这事儿,真诚比技巧更重要,你说对吧?
好啦,看到这儿的朋友应该心里有点谱了吧?要是还有疑问,欢迎随时拍砖——啊不,是留言讨论!祝各位新手老师面试顺利,早日修炼成“数学课堂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