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是不是刚上高中就被数学整懵了?是不是总感觉上课听得懂,回家做题就抓瞎?先别急着怀疑人生啊,这多半是你还没找到趁手的"兵器库",今儿咱们就来聊聊,高中数学这个战场到底需要准备哪些秘密武器?
一、课本到底有没有用?
"老师天天让看课本,可是书上例题那么简单..."你是不是也这样嘀咕过?跟你说个秘密:去年高考数学卷里有道大题,解题思路和课本第73页的例题一模一样,就是数字换了个马甲!课本才是命题人的灵感源泉,那些看似简单的例题,其实都在教你最基础的解题逻辑。
举个真实的例子:三角函数那一章课后练习题第三题,去年就被改造成12分的大题出现在模拟考里,所以啊,把课本上的公式推导过程抄三遍,比刷十套题管用多了!
二、教辅书该怎么选?
现在问题来了:市面上《五三》《王后雄》《教材全解》看得人眼花,到底该抱哪本大腿?记住这个口诀:"一本主战将,两本辅助兵",主攻用学校指定的教辅,再配两本专项突破的,比如函数老出错,就买专题训练的;立体几何总想象不出来,找带3D解析的。
这里要吐槽下:千万别跟风买网红教辅!去年有个同学囤了八本参考书,结果到高考都没拆封,就像吃饭,你总不能同时吃八碗饭对吧?
三、试卷要不要全部刷?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老师天天发卷子,我都快被埋进卷子堆了!其实试卷要分三种对待法:
1、课堂测验卷——当错题本素材
2、月考卷——重点分析失分模块
3、真题卷——周末限时训练用
有个真实案例:2020年山东考生小李,把近五年真题卷反复做了七遍,最后大题都能默写解题步骤,高考数学直接逆袭到138分,这说明啥?吃透一套真题比乱刷十套模拟题强!
四、网课是不是智商税?
现在网课广告铺天盖地,到底该不该报?说句大实话:自制力差的别浪费钱!但如果你能坚持,推荐这三个神器:
- B站免费课程(搜"一数")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 洋葱学院动画课
去年带过个学生,每天看20分钟洋葱学院的动画解析,立体几何从不及格冲到满分,所以说关键不是买不买课,而是能不能把课程真正消化掉。
五、错题本怎么做才有效?
说到这你可能要翻白眼:"错题本谁不知道啊?"但你知道90%的错题本都是无效的吗?教你个绝招:"三色笔分段法",黑色抄原题,蓝色写错误解法,红色标正确思路,重点来了!每周要把同类错题放一起对比,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式漏洞"。
举个例子:有个同学总在三角函数周期问题上栽跟头,后来发现所有错题都是没考虑ω的正负,这种针对性突破,比盲目刷题强百倍!
六、学长笔记值不值得买?
最后说个扎心的:别迷信什么状元笔记!去年有家长花888买了套"清北学霸笔记",结果发现就是课本知识点的罗列,真正有用的笔记应该包括:
- 老师上课讲的"弦外之音"
- 自己独创的记忆口诀
- 易错点的对比表格
建议自己动手整理,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复习,就像做饭,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有啥意思?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发现个规律:好资料不在多,而在精用,我见过太多学生资料成山却成绩平平,也见过只用课本+真题就逆袭的黑马,关键是要像老中医把脉那样,找准自己的知识盲区,然后精准打击,记住啊,数学这玩意儿就像打游戏,装备再炫酷,不如操作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