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是不是正对着那张微课大赛报名表发愁?尤其是第一次接触这类比赛的新手小白,看到“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创新点”这些词就开始挠头?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初中数学微课大赛报名表到底该怎么填,放心,不整虚的,全是实操干货,手把手教你避坑!
一、报名表到底长啥样?先摸清结构再说!
很多小伙伴一打开报名表就被吓到了,密密麻麻的表格像数学压轴题一样难搞,其实啊,大部分比赛报名表的结构都差不多,核心就几个板块:
1、个人信息(姓名、学校、联系方式)
2、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名称、适用年级、教材版本)
3、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创新点)
4、教学资源(PPT、视频链接、学习单)
5、其他说明(比如是否团队参赛、往届参赛经历)
举个栗子🌰:去年有个老师把“二次函数图像”作为课题,结果在“适用年级”填了“初中”,直接被退回——因为人家要求精确到七年级还是九年级!所以啊,细节抠到位,表格不白费。
“哇!这名字听起来好高级!”——评委可不会因为标题炫酷就给你加分。课题名称要像做数学题一样精准,既要体现知识点,又要突出微课特色。
- 反面教材❌:《玩转数学之奇妙函数之旅》
- 正面案例✅:《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突破》
这里有个小技巧:用“知识点+教学手段”的公式,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三角形全等判定》,既有内容又有方法,评委一眼就能get到你的用心。
三、课程设计思路怎么编?记住这三个“一定”!
这part绝对是报名表的灵魂!但新手最容易在这里翻车——要么写得太笼统像教科书目录,要么堆砌专业术语让人看不懂。
一定要具体:别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改成“通过阶梯式变式训练,让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一定要有数据支撑:针对本校七年级120名学生调研发现,83%的学生在角平分线性质应用上存在误区,本微课将用生活实例破解这一问题”。
一定要可视化:附上思维导图或流程图说明教学环节,比纯文字强十倍!
偷偷告诉你😏:去年获奖的微课《勾股定理的N种证明》,就是在设计思路里贴了张“学生动手剪纸验证定理”的示意图,瞬间让评委眼前一亮。
四、教学资源怎么传?小心这些技术坑!
你以为把视频往网盘一扔就完事了?太天真!见过太多人因为技术问题被刷掉:
视频格式:MP4最保险,别整什么MOV、AVI
画质要求:至少720P,别让评委眯着眼睛看板书
上传平台:用B站还是腾讯视频?先看比赛要求!
备用方案:建议同时提供百度网盘链接+提取码,防失效
血泪教训💔:有个老师录了超精彩的《概率转盘游戏》,结果视频里麦克风全程啸叫…所以啊,试播三遍再上传,这个步骤不能省!
五、评委最烦看到什么样的报名表?
跟你们说几个评委私下吐槽的雷区:
1、大段复制教材内容(评委:“我是来看你怎么教,不是来备课的!”)
2、创新点写成空中楼阁(运用元宇宙技术教学”但根本没说具体操作)
3、重点难点混为一谈(重点是要教的知识,难点是学生卡壳的地方)
4、排版乱七八糟(字号忽大忽小,颜色五彩斑斓像数学卷子画重点)
记住咯:评委平均看一份报名表不到5分钟,就像改数学大题——关键步骤清晰才能拿分!
六、个人观点:填表不是交作业,而是讲故事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填报名表千万别当成完成任务,想想看,微课大赛比的是什么?是把一个知识点讲出花来的能力啊!
- 你设计的那个课堂小游戏,有没有让学生笑出声?
- 你破解难点时用的那个生活案例,是不是连隔壁王阿姨都能听懂?
- 你录视频时为了演示立体几何,是不是把家里的乐高积木都拆了?
把这些生动的小细节塞进报名表里,比写一百个“教学目标明确”都有用,就像解题要写详细步骤一样,把你的教学热情和巧思都摊开来给评委看,这才是拿奖的终极秘籍!
写完这些突然想到,当年我第一次填表时,光“教学创新点”就憋了三天,结果写出来还不如学生周记有意思,后来才明白:好的微课报名表,就是让评委隔着屏幕都想给你鼓掌的教学纪录片,所以啊,放开手脚去写,记得在截止日期前点提交按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