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开始)
哎,数学这东西吧,好多刚上初中的同学一看课本就开始挠头,公式符号像天书,应用题读三遍还是没头绪,是不是你现在的状态?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数学这玩意儿到底该怎么上手才不痛苦。
---分割线
第一个问题:数学课本到底有没有用?
我初中那会儿总以为课本就是摆设,结果被老师罚抄课后习题才发现了真相——课本里每个例题都是出题人的"小心机",比如七年级的"一元一次方程",课本用买文具的例子讲解法,这不就是考试里常出现的"小明带了20元买笔和本子"的原型吗?建议每天抽15分钟对着课本例题做"模仿练习",就像学画画先临摹一样,把解题步骤先吃透再说创新。
---分割线
第二个困惑:公式记不住怎么办?
什么勾股定理、平方差公式,背了三天就忘?这里有个绝招:用生活场景给公式编故事,a+b)²展开式,可以想象成"先跟a握手(a²),再跟b握手(b²),最后俩人还得互相击掌(2ab)",上周刚教表弟这么记,他说现在做题直接能在脑子里放小电影了。
---分割线
第三个痛点:应用题总读不懂题目
我统计过班里45人的错题本,78%的应用题错误都栽在审题上,这里有三个必杀技:
1、拿荧光笔把数字条件画出来,像玩找不同游戏
2、遇到"增加到"和"增加了"这种文字陷阱,马上在旁边标注数学符号(quot;增加到3倍"写→×3)
3、先别急着列式,用白话把题目重新说一遍,比如把"利润率是成本的20%"改成"每赚1块钱成本要花5块"
---分割线
第四个关键:错题本怎么做才不白做?
见过太多同学把错题本做成"罚抄本",其实错题本是你的私人教练,我自己的方法是:
- 红笔只写错误原因(quot;没注意单位换算")
- 蓝笔写正确思路的关键转折点
- 每周挑3道错题改编数字重新做
去年带的学习小组用这个方法,期末平均分涨了15分,有个妹子直接从62分冲到89分。
---分割线
第五个绝招:怎么让数学变得有趣?
你可能要说:"数学还能好玩?骗鬼呢!" 嘿,试试这几个歪招:
√ 用微信步数算平均步长,推导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 把函数图像画成卡通人物(抛物线当微笑嘴巴超合适)
√ 和同学玩"24点"游戏,用扑克牌练计算速度
上次班里搞数学游园会,用这些方法设计的摊位排队最长,连最讨厌数学的小胖都玩了五轮。
---分割线
最后说说我的独家心得
教了三年初中家教,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进步快的学生,反而做题量不是最大的,他们有个共同点——每周末花半小时站在阳台上发呆,把本周学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这种"空想练习法"听起来玄乎,但大脑在放松时更容易建立知识连接,不信?你现在就试试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不是突然发现原来记得挺牢?
(正文结束)
说到底,学数学就跟玩通关游戏似的,每解开一道题就像打败个小BOSS,刚开始被虐正常,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外挂",哪天你要是突然觉得"哎这道题好像也没那么可怕",恭喜你,已经晋级青铜玩家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