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暑假又要来了对吧?数学这玩意儿到底该咋整啊?两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要是用对方法,绝对能让数学成绩来个大翻身,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初中生暑假学数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问:基础差到怀疑人生怎么办?
别慌!我当年也是个看见方程就腿软的主儿,关键是得先搞清楚自己哪块地基没打牢,找张白纸,把上学期的课本目录抄下来,每个单元后面画个表情符号:😁表示完全OK,😐表示半懂不懂,😭表示完全懵逼。
举个真实案例:我表弟去年暑假就这么干的,结果发现自己"一元二次方程"那章画了三个大哭脸,后来他专门花三天时间重新啃课本,把课本例题从头到尾做了三遍,开学测试直接提了20分。
第二招:别急着刷题!先把这三个本子备齐
1、错题复活本(用荧光笔标出错因)
2、概念保鲜本(把公式定理用自己话重新解释)
3、脑洞大开本(记录解题时各种奇思妙想)
重点来了!整理错题千万别照抄答案,得用"三步复活法":
- 第一步:把题目当新题重做
- 第二步:用红笔圈出卡壳的地方
- 第三步:在旁边画个对话框,写下当时的思路
第三问:做题总是粗心怎么破?
跟你说个秘密:80%的粗心都是假象!其实就是概念没吃透,试试"出题人视角"训练——把课本例题的条件改一改,自己编两道题,比如把"求三角形面积"改成"已知面积反推底边长度",保准能把隐藏的知识漏洞挖出来。
第四招:每天20分钟"打地鼠"学习法
这招特别适合坐不住的同学:
- 早上10分钟快速过概念(像打地鼠一样快速回忆)
- 下午5分钟做5道基础题
- 晚上5分钟复盘错题
亲测有效!去年暑假我带的学习小组,用这个方法的学生平均正确率提升了37%
第五问:碰到难题就卡壳怎么办?
教你个绝活:"拆解大法"!把难题想象成乐高积木,比如遇到函数应用题:
1、先拆题干(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再拆知识点(这题要用到哪些公式)
3、最后拆步骤(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记住啊!数学题就像俄罗斯套娃,大部分难题都是基础题的组合变形,上周有个学生问我几何题,结果发现他卡壳是因为没记熟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摊手)
第六招:善用"作弊小纸条"
别误会!我说的是自制知识点卡片,巴掌大的纸片,正面写公式,背面写使用场景。
正面:勾股定理 a²+b²=c²
背面:适用场景→直角三角形、已知两边求第三边、证明垂直关系
坐公交、等外卖的时候掏出来瞅两眼,比死记硬背管用多了,我学生里坚持这么做的,公式遗忘率降低了60%!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数学这玩意儿吧,真没想象中可怕,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别被什么"一天刷100题"的鬼话带偏了,我见过太多学生暑假前半段猛如虎,开学前两周就泄气,其实每天稳扎稳打搞懂3个知识点,两个月下来就是180个进步点,这不比囫囵吞枣强?
对了,最近在看《刻意练习》这本书,里头有个观点特有意思:高手和新手的区别不在练习时间,而在练习质量,所以这个暑假,与其纠结每天学多久,不如关注每次练习有没有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比如说今天终于搞懂了配方法,明天就挑战用三种不同解法解同一道题,这样才叫有效进步嘛!
突然想起来,去年带过个学生特别有意思,他把自己做错的题编成rap,结果考试时候那些知识点记得倍儿清楚,所以说啊,学习方法千万种,找到让你不犯困的那个才是正经事,别光听别人怎么说,多试试不同的路子,保不准就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学通关秘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