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最近好多朋友私信问我,刚入行做数学老师,怎么把教案变成视频啊?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事儿,别慌,就算你是纯小白,看完这篇也能摸到门道!)
第一步该干嘛?先搞清楚你要教啥!
做教案视频最怕的就是没重点,对吧?比如你要讲“分数的认识”,总不能一上来就扯微积分对不对?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是啥?(理解1/2的含义”)
2、学生最容易卡在哪儿?(可能觉得“分数就是切蛋糕,但为啥分子分母不能倒过来?”)
3、怎么用生活例子讲明白?(举个披萨分八块之类的)
举个真实案例:我之前给三年级做《面积计算》视频,开头直接放了个“给流浪猫搭窝需要多大纸板”的问题,播放量比干讲公式的高了3倍!关键就是:把抽象概念变成具体问题。
分割线——————————————————————
脚本怎么写?记住这个万能公式!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照着教案念!视频得“有戏”才行,试试这个结构:
前30秒:抛出问题(“为什么同样长的绳子,围成的图形面积不一样?”)
中间2分钟:分步骤演示(用动画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变化)
最后30秒:挑战(“试试用吸管围个面积最大的图形,评论区等你!”)
重点来了:每60秒必须有个互动点! 比如突然暂停屏幕问:“哎,这里要是边长变成3cm,面积会是多少?3秒后揭晓答案!” 数据表明,带提问的视频完播率能提高40%!
分割线——————————————————————
工具选啥好?免费软件够用了!
别被那些专业软件吓到!我常用的组合是:
1、PPT+录屏(做动画演示,WPS自带的基础动画完全够用)
2、剪映(加字幕、贴图,还能自动生成表情包)
3、手写板+EV录屏(讲计算题时直接写步骤,学生说像看直播)
有个老师朋友用手机支架+白纸拍“真人出镜”,播放量居然破万!内容比画质重要,学生更在乎你能不能讲明白,而不是有没有4K高清。
分割线——————————————————————
怎么让学生不走神?把知识点“游戏化”!
你发现没?小孩看动画片能坐1小时,做题5分钟就躁动,试试这些招:
进度条设陷阱:“接下来这个错误90%的人都会犯,注意看!”
用闯关模式:“恭喜解锁新技能!现在进入BOSS战——应用题特训”
埋彩蛋:“找到视频里隐藏的小猫图案,私信我换积分奖励”
比如教《鸡兔同笼》时,我直接做了个“侦探破案”剧情,让学生算脚印找凶手,结果班级测试平均分高了12分!核心就一句话:别把数学当数学教。
分割线——————————————————————
个人观点时间:老师得有点“网红思维”
你可能觉得做视频花时间,但换个角度想:
- 一个10分钟视频能反复用3年,比每堂课重复讲划算
- 家长更信任会做视频的老师(显得专业又用心)
最大的好处:你能从回放里看到自己哪句话让学生皱眉,哪段进度条被反复拖拽
有同事刚开始嫌麻烦,后来发现学生周末居然主动看视频预习,作业正确率飙到80%!现在他连板书都设计成短视频截图风格,学生追着问“下集什么时候更新”。
最后说句大实话:别追求完美,先拍个5分钟试试!我第一个视频用手机录的,杂音大到像在菜市场,结果学生说“老师你喘气声好搞笑,反而记住了知识点”,你看,有时候不专业反而成了记忆点,对吧?行动起来比啥都重要,大不了咱们后期再优化嘛!(对了,需要免费素材网站列表的,评论区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