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到数学竞赛啊,很多刚入门的小白可能都有点懵,全国到底有哪些含金量高的比赛?拿了奖到底有啥用?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保证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专业术语,就跟你朋友聊天一样掰扯清楚。
第一个问题:数学竞赛到底有啥用啊?
别急着翻白眼!你想想看,要是能在全国性比赛里拿个奖,不光能写在简历上闪闪发光,有些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还专门给这类奖项开绿灯呢,比如去年有个学生拿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直接被某985高校降了30分录取——这可比高考多考30分容易多了对吧?
好,现在说重点:国内到底有哪些主流数学竞赛?
咱先按含金量排个序,你记好了:
1、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简称高联)
这玩意儿就是数学竞赛界的"奥运会",分省赛和全国决赛,9月份初赛刷掉80%的人,10月复赛才是真战场,拿个省一等奖基本就能横着走了。
2、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
相当于全国总决赛,能进这里的都是各省前十几名的大神,去年CMO金牌得主里,70%都保送清北了,你说吓不吓人?
3、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
这个属于传说级赛事了,全国每年就6个名额,去年有个广东小伙在IMO拿了满分,直接收到MIT的全奖offer,现在都成学弟学妹们的精神图腾了。
等等,这些比赛是不是都特别难?
这话得两说,像高联的初赛其实难度适中,主要考课内知识延伸,但到了复赛阶段...这么说吧,去年有道组合数学题直接把考场里三分之一的人考哭了,不过别慌,我认识个学弟,每天坚持刷两小时题,愣是从年级200名冲到了省二等奖。
那普通学生要怎么选比赛呢?
这里划重点了!给你个参考坐标:
- 想冲名校自招 ➡️ 死磕高联
- 要走竞赛保送路线 ➡️ CMO必须安排
- 单纯想练手 ➡️ 试试"希望杯"这类商业竞赛
- 文科生也想玩 ➡️ "新概念作文大赛"里居然有数学建模题你敢信?
说到备赛,有啥速成秘籍没?
醒醒!数学竞赛最忌讳的就是速成,不过可以分享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个女生把近十年高联真题刷了5遍,每道错题都整理成思维导图,最后硬是从三线小城杀进全国前50,所以说啊,方法比蛮干重要得多。
哎,我听说还有老师带着学生作弊的?
这事儿去年确实闹过新闻,某省重点中学老师泄题,结果整个省队都被取消资格,但话说回来,现在监考越来越严,人脸识别+金属探测仪全套上阵,想走歪门邪道不如多刷两道题实在。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别看网上天天吹竞赛多重要,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把课内数学搞扎实才是根本,我表弟去年拿了省二等奖,结果高考数学才110分,你说尴不尴尬?所以啊,量力而行最重要,别为了竞赛把常规学习耽误了,要是真对数学感兴趣,这些比赛就像游乐场的过山车——玩的就是心跳,但系好安全带才是正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