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自然引入,用提问抓住注意力)
哎,你说给孩子选学校这事儿,是不是特别让人纠结?尤其是数学这种主科,直接关系到逻辑思维培养,最近好多家长在后台问我:“新康小学数学到底怎么样啊?老师负责不?课程跟得上现在的教育趋势吗?”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事儿,尽量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
第一个问题:新康小学数学教什么?是不是还在搞“题海战术”?
先说结论,他们课程设计挺灵活的,不是死做题那一套,我特意翻了学校的公开课表,发现低年级重点在“玩中学”——比如用积木学加减法,用七巧板理解图形对称,到了高年级,会引入一些生活场景题,比如超市购物算折扣、小区绿化面积计算。
不过啊,这里有个小细节要注意:他们的课后作业量据说分年级控制,三年级以下每天数学作业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这得看具体老师怎么执行,我朋友家娃就在那儿读四年级,说有时候遇到复杂单元,作业会稍微多点,但老师会提前在家长群打招呼。
第二个问题:老师水平怎么样?会不会都是刚毕业的新手?
这事儿得分开看。骨干教师确实有料,带毕业班的几位老师平均教龄10年以上,还有个老师拿过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但实话实说,这两年新招的老师里确实有应届毕业生——不过人家也不是随便招的,学校搞了个“师徒制”,新老师都得跟着老教师听课半年才能独立带班。
有个真实案例可以分享:去年转学过去的小明同学,原先特别怕数学应用题,结果新班主任用了“画图解题法”,现在居然能主动给同学讲题了,所以说啊,教学方法比教龄更重要,这点新康小学做得还行。
第三个问题:数学成绩到底好不好?有没有数据支撑?
先看硬指标:过去三年区统考,新康小学数学平均分稳定在全区前15%(总共60多所小学),可能有人要问:“前15%算什么水平?”这么说吧,在他们那个片区能排进前五,但跟顶尖名校比还有差距。
不过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他们学生的数学竞赛获奖数量逐年上升,去年有个五年级孩子拿了“华数之星”省级三等奖,虽然不算特别拔尖,但对普通公立小学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说明学校在抓基础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学有余力的孩子。
第四个问题:家长最头疼的“辅导作业”问题,学校有对策吗?
这个必须夸一夸!他们每周五下午有“错题门诊”,数学老师轮流值班,专门给孩子讲解本周易错题,更贴心的是,每个月还会给家长发《家庭辅导指南》,比如教家长怎么用扑克牌练口算,怎么用切蛋糕讲分数。
我采访过两位家长:张妈妈说自从用了学校的“三步提问法”,孩子做应用题时会自己圈关键词了;李爸爸则说,老师明确建议“家长不要直接给答案”,现在亲子矛盾少多了,看来在家校配合这块,新康小学确实下了功夫。
第五个问题:课程有没有特色?和其他学校比优势在哪?
他们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把编程思维融入数学课,三年级开始教简单的流程图,五年级居然用Scratch模拟概率实验!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噱头,但换个角度想,现在中考都考跨学科题了,早点接触没坏处。
另外还有个“数学实验室”项目,比如用AR技术观察立体图形展开图,用传感器测教室面积——这些设备很多私立学校都没配齐,作为公立校能做到这点,说明经费用得挺实在。
(结尾融入个人观点)
说到底,选学校这事儿就像买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我个人觉得新康小学数学教学算得上“稳中求进”——既没丢掉传统扎实的训练,又在尝试新方法,不过要提醒一句:如果孩子本身对数学特别抵触,或者家长想要竞赛级培养,可能还得考虑其他选项。
最后给个实在建议:与其听别人说,不如带孩子去试听公开课,看看老师是不是真像传闻中那么耐心,观察课堂上有多少孩子举手互动,毕竟啊,教育这事儿,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你说对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