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到给孩子选学校这件事啊,咱们当家长的真是头大,特别是数学这种主科,生怕选错了影响娃的基础,最近好几个朋友都问我:"联丰小学数学到底怎么样?"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说不定能帮你解开困惑。
首先得问啊,联丰小学的数学课程会不会太死板? 我之前也担心过这个问题,特意去旁听过三年级的《分数的认识》这节课,老师居然拿着披萨模型进教室,现场切了八块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顾客和店员,有个戴眼镜的小男生还举手问:"老师,要是客人要买3/4个披萨,剩下的1/4怎么卖呀?"你看,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比光盯着课本讲有意思多了。
第二个重点:作业量会不会把孩子压垮? 我特意找教务主任要过数据:低年级每天数学作业控制在15分钟内,高年级最多30分钟,他们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作业超市"制度——每周五让学生自选3道题,难度分ABC三个等级,比如五年级最近学的长方体表面积,C级题是计算快递盒用多少纸板,B级题要设计最省包装纸的摆放方式,A级题直接让学生测量自家微波炉尺寸来算,这种分层作业法,既照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又能让娃保持兴趣。
第三个关键问题:老师水平够不够硬核? 去年区里教师技能大赛,联丰数学组拿了团体二等奖,不过更让我服气的是他们老师的"解题直播",每周三晚上七点,老师轮流在班级群里开直播讲易错题,有个家长跟我说,她家娃现在准时蹲守直播比看动画片还积极,上次教几何的张老师边直播边被自家猫抢镜,学生们在弹幕里狂刷"喵老师好",这师生互动方式确实够接地气。
第四个要点:数学成绩到底行不行? 咱们看数据说话:2023年区统考,联丰四年级数学优秀率68%,比区平均高12个百分点,不过更难得的是他们的"错题博物馆"——每个学生都有本个性化错题集,用不同颜色标注错误类型,有个五年级学生家长给我看过她女儿的错题本,好家伙,居然用漫画形式画出了自己计算长方形周长时漏加两条边的糗事,这种学习方法想不记住都难。
第五个疑问:会不会只抓成绩忽略兴趣? 他们学校的"数学玩家"社团可是个宝藏,上个月我去参观时,正赶上孩子们用乐高搭建立体几何模型,有个小组用200多块积木还原了学校的钟楼,还现场计算了不同角度的投影面积,更绝的是每年"双十一"举办的校园数学购物节,学生们要用虚拟货币完成打折计算、满减优惠,听说去年有个六年级学生靠组合优惠券,用50块"钱"买到了标价85块的学习套装。
最后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普通孩子能跟上进度吗? 我观察过他们实施的分层走班制,比如五年级分成基础班、提升班和拓展班,每两个月动态调整一次,有个转学生刚开始在基础班,后来因为解方程进步快,三个月就升到了拓展班,班主任跟我说,现在连课间操都有数学游戏——跳格子要算质数,转呼啦圈要背乘法口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确实高明。
个人觉得啊,联丰小学数学教学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不端着",他们敢把看似枯燥的知识点揉碎了,撒在生活场景里让孩子自己捡,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比如个别年轻老师经验不足,有时候课堂节奏把控不好,能把数学教得既有用又有趣,还能保持不错的升学成绩,对大多数普通孩子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是你家娃对数学提不起劲,或者你正为择校发愁,不妨去他们开放日亲眼看看——说不定那个举着披萨问问题的,就是你未来的小学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