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数学考30多分这事儿,听起来挺扎心对吧?先别急着否定自己啊,我跟你说,这事儿真不是天塌了,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到底为啥会这样,又能怎么一步步往上爬,记住啊,30分到60分的进步,可比90分到100分容易多了!
第一个灵魂拷问:为啥别人随便写写都及格,我吭哧吭哧就考30分?
别慌,咱们先来找找原因,我观察过很多同学的情况,发现大概分三种类型:
1、基础薄弱得像豆腐渣工程
举个真实例子:我表弟初二那会儿,连分数的加减法都能算错,问他"3/4和1/2谁大",他居然说要看心情?这就是典型的小学知识没打牢,初中直接变听天书。
2、学习态度像过山车
有个同学特别典型,考前一周疯狂刷题,结果考试当天睡过头缺考,平时呢?作业全靠"借鉴",上课永远在神游,这种状态能考好才见鬼了。
3、方法错得离谱
见过把数学当文科学的同学吗?我同桌就是,把整本公式定理抄了三大本,结果考试连最简单的应用题都列不出式子,这就像拿着菜谱却说不会做饭,根本没抓住重点啊!
第二个关键问题:现在这情况还能抢救吗?
当然能!记住这句话:数学是最公平的学科,你投入多少它就回报多少,去年我带的学妹,就是从38分逆袭到72分,她用了这三个绝招:
1、地毯式排查知识漏洞
- 准备个错题本,把最近10次考试的错题全抄下来
- 用不同颜色笔标注:红色是完全不会的,黄色是粗心的,绿色是蒙对的
- 每周专门解决一种红色题型,比如这周专攻一元一次方程
2、重新定义"学习时间"
不是说坐书桌前就叫学习!试试"碎片化学习法":
- 等公交时背2个公式
- 课间10分钟搞懂1道基础题
- 睡前闭眼回忆当天学的知识点
这样每天至少能挤出40分钟有效学习时间
3、跟老师玩"猫捉老鼠"
别躲着老师!主动去问:"老师,这道题我第一步这样做对吗?"
老师最怕的不是学渣,是根本不开口的学生,有个真实数据:主动问问题的学生,三个月内平均提分23.5%
第三个现实问题: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
跟你说个真实案例:去年初三上学期期末,有个男生数学才考29分,寒假他做了三件事:
1、把初一课本重新过了一遍
2、每天坚持做5道基础题
3、考前专门训练选择题前8题
结果中考考了61分,虽然不高,但成功上岸普高,这说明啥?重点不是什么时候开始,而是开始后怎么坚持。
第四个心态问题:老觉得自己是数学黑洞怎么办?
千万别给自己贴标签!我教过一个女生,她觉得自己"天生数学差",后来我们发现:
- 她空间想象力特别好
- 对数字敏感但害怕计算
- 喜欢用画图解题
后来调整方法后,几何题基本能拿满分,所以啊,找对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比硬扛更重要。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你们发现没?考试时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 大题一个字没写
- 选择题全靠蒙
- 填空题永远差个符号
这说明啥?不是不会,是没掌握考试技巧,这里分享三个救命绝招:
1、选择题前8题必须拿下,这些都是送分题
2、计算题先把步骤写全,就算结果错也能拿过程分
3、遇到难题直接跳过,把会做的分数先吃进嘴里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数学考30多分真不是什么世界末日,这说明你至少有30%的基础分能稳稳拿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像玩闯关游戏一样:
- 先打通基础知识关卡
- 再修炼解题技能
- 最后解锁考试秘籍
记住啊,学习这事儿最怕的就是自己吓自己,与其纠结"我为什么这么差",不如想想"今天我能多拿1分吗",慢慢来,比较快,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