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掌握好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许多学生和家长在面对一些看似复杂的数学难题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多种方法和技巧,使小学数学难题变得简单易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增强解题信心。
一、常见小学数学难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1. 正方体展开图
特点: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当沿着某棱将正方体剪开,可以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形,这些展开图形有且只有11种,可以分为四类:141型、231型、222型和33型。
解题思路:理解这四种类型的展开图的特点,通过观察和分类来解决问题,141型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 和差问题
核心:知道两数的和与差,推算出具体的数值。
口诀:“和加差除二为大数,和减差除二为小数。”
示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大数=(10+2)/2=6,小数=(10-2)/2=4。
3. 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思路: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来计算多出的脚数,再根据脚的差值推算出具体数量。
口诀:“假设全是鸡,多了几只脚;假设全是兔,少了几只足?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示例:鸡兔同笼,有头36,有脚120,求鸡兔数,兔数=(120-36×2)/(4-2)=24,鸡数=(4×36-120)/(4-2)=12。
4. 浓度问题
加水稀释:先求糖,再求糖水。
加糖浓化:先求水,再求糖水。
口诀:“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
示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15%=3千克,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
5. 路程问题
相遇问题: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所以相遇的时间为路程除以速度和。
追及问题:慢鸟先飞,快的随后追,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就是追上的时间。
口诀:“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示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相遇的时间为120/(40+20)=2小时。
6. 和比问题与差比问题
和比问题:掌握了“和乘比例得结果”的公式以及通过倍数关系推算的技巧。
差比问题:通过倍数关系推算的技巧。
口诀:“家要众人合,分家有原则,分母比数和,分子自己的,和乘以比题目,所以甲数为:27×2/9=6,乙数为:27×3/9=9,丙数为:27×4/9=12。”
7. 工程问题和植树问题
工程问题:理解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掌握基本公式就能快速求解。
植树问题:根据道路的形状和长度来判断,无论是直线还是圆形,掌握基本公式就能快速求解。
口诀:“工程总量设为1,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
8. 盈亏问题
经典分配类问题:通过对盈亏情况的分析,即便面对复杂的桃子分配或子弹背负问题,也能从容应对。
口诀:“全盈全亏,大的减去小的;一盈一亏,盈亏加在一起,除以分配的差,结果就是分配的东西或者是人。”
9. 牛吃草问题
特点:通过每天的吃草量和草的生长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具体的吃草天数。
口诀:“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份数1,A头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几?M头N天的吃草量又是几?大的减去小的,除以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10. 年龄问题
特点:关注年龄差不变的特点,再结合求差比和岁数和的关系,轻松解决。
口诀:“岁差不会变,同时长一岁;抓住岁数差,问题得解决。”
11. 余数问题
特点:掌握余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不管是时针旋转还是其他情境,都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
1. 巧填两个真分数之间的分数
方法:两个真分数之间的分数是无穷的,这里给出几种简便填法。
2. 倍乘法
方法:若插入“四个数”,就把它们各扩大“五倍”,即倍数比插入数多1。
3. 化为小数
方法:显然,0.75~0.8之间的数是无穷的。
4. 反复通分
方法:通过通分的方法来解决分数问题。
5. 变分子相同
方法:通过变换分子使其相同,便于计算。
6. 巧试商
方法:包括定位打点、比积法、四舍五入法、三段试商法等。
7. 巧设条件
方法:有些题数量关系抽象,把题变为“看得见,摸得着”,更易于理解接受。
8. 靠五法
方法:对除数不大接近于整十数、整百数的,如9424÷152,不论用舍法或者入法,都要两次调商,我们可以把除数152看作150,被除数9424看作9000,这样只需调整一次商即可得出答案。
通过上述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应用,小学数学难题将不再成为学生的绊脚石,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提高解题速度,还能提升解题的正确率,希望本文提供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帮助小学生们在解决数学难题时更加得心应手,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发表评论